三大核心优势重塑产品价值
在钒液流储能项目成本结构中,钒电解液占比近半,成为制约项目落地的“成本大山”。Vnergy研发的第一代正极固体增容材料每1公斤可替换1.45升传统钒电解液,成本却仅为后者的40%至60%。同时,Vnergy通过与国内短流程电解液企业联手打造“材料+电解液”组合方案,还能将综合成本再降40%以上,有望从根本上重构行业成本逻辑。
除了成本突破,该产品在性能上也实现了质的飞跃。据悉,传统钒液流电池系统仅能在10℃-40℃区间稳定运行,高温环境下易失效的问题使得应用场景受限。Vnergy增容材料的热稳定性将工作温度范围拓宽至5℃-70℃,可大幅降低系统运维成本。
兼容性方面,该产品可无缝接入钒液流电池系统,无需对现有电堆与设备进行改造,企业只需简单替换即可实现容量升级与成本优化,为行业提供了“零改造门槛”的升级路径。
为实现上述技术突破,Vnergy组建了一支国际化精英团队,由多名海内外名校背景的工程师负责工艺转化与系统设计,“学术引领+工程落地”的团队架构确保了技术从研发到产业化的高效推进。
目前,第一代产品已完成50W、500W系统全流程测试,可用于5kW系统的产品已进入生产阶段,两项核心专利申请正在推进。同时,第二代正极有机基增容材料也已研发成功,1公斤材料可替换3.7升电解液,性能较第一代实现翻倍;负极增容材料也已启动实验室测试,计划2027年底实现负极钒用量同步降低50%的目标,持续刷新技术高度。
技术突破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据永泰能源介绍,在国内市场,Vnergy已与公司所属德泰储能装备公司联合推进千瓦级测试,与西南地区重点化工集团合作的10kW/40kWh项目已进入立项阶段,更有多家行业头部企业表达了合作意向,并计划在商业地产项目中打造示范工程。在国际市场,Vnergy已与北美家庭储能上市公司开启对接,并联合国际权威机构开展产品认证,技术公信力持续提升。
9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截至2024年末,国内新型储能装机规模为73.76GW。
业内人士认为,行动方案实施期间,国内新型储能市场规模或将实现翻倍增长,储能行业将进一步迎来大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新增液流电池并网项目同比增长超十倍,其中钒液流电池占比高达96.67%,钒液流电池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在2030年突破20亿美元。
永泰能源表示,Vnergy将以增容材料为起点,通过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签署合作协议,联合打造多元化先进储能研发中心,将研发方向拓展至无钒电解液、储能与制氢集成、高能量低成本金属空气燃料电池等前沿领域。
据悉,Vnergy已计划在国内成立公司、注册品牌,构建独立的生产与销售体系,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并依托永泰能源现有优质钒矿资源、专业高效的研发团队和已形成的钒液流电池全产业链架构优势,打开钒液流电池的增长新空间,助力永泰能源成为长时储能领域的破局者与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