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7 03:20:42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湖南
转发
发表于 2025-09-17 02:11:30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叶玲珍

  港股市场正迎来激光雷达行业头部企业上市潮。

  9月16日,禾赛科技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实现“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上市首日上涨9.96%;8月,图达通更新了招股书,拟继续推进港股De-SPAC上市进程,叠加此前已在港股上市的速腾聚创,激光雷达板块效应凸显。

  在热闹的资本市场背后,激光雷达厂商紧抓“智驾平权”红利,通过高效研发、极致降本修炼内功,共同做大行业蛋糕,推动行业拐点到来。

  值得一提的是,在智驾领域形成规模效应的同时,激光雷达已悄然在机器人赛道“落地生根”,一场全新的行业竞技赛正在开启。

  规模效应渐起

  作为国内激光雷达三巨头,速腾聚创、禾赛科技、图达通纷纷赴港上市,不仅折射出行业的高景气度,更是产业成熟度提升的显著标志。

  从财务数据来看,前述三家企业近年来业务规模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并瞄准正向盈利目标一路狂奔。

  2022年至2024年,禾赛科技营业收入从12.03亿元提升至20.7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30%;速腾聚创营收由5.3亿元攀升至16.49亿元,图达通营收则从0.66亿美元增至1.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超70%、50%。净利方面,禾赛科技今年上半年录得净利2654万元,已率先实现扭亏为盈;速腾聚创上半年亏损约1.5亿元,图达通一季度亏损0.15亿美元,亏损幅度同比均大幅收窄。

  2023年和2024年,速腾聚创激光雷达销售量分别为25.96万台、54.42万台,同比增幅分别为355%、110%;禾赛科技销量分别为22.21万台、50.19万台,同比分别增长176%、126%;图达通同期销量分别为14.81万台、23万台,同比分别增长100%、55%。

  “激光雷达赛道的爆发式增长主要得益于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渗透率的提升。”国金证券计算机首席分析师孟灿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从目前车企的选择来看,除特斯拉坚守纯视觉路线外,配置激光雷达的“多感知融合”智驾方案已经成为主流。

  从全行业看,目前激光雷达已褪去“高端滤镜”,逐步走向普及。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2025年6月激光雷达在新能源乘用车中的渗透率达到17%,且已连续三个月保持在16%以上。“一般来说,渗透率达到16%就意味着技术已经‘跨越鸿沟’,从早期的小众市场进入大众市场,并形成不可逆趋势。”孟灿表示。

  今年以来,多家汽车大厂发布智能化战略,开启“智驾平权”时代,激光雷达作为关键传感器之一,逐步下沉至大众化市场。具体来说,在比亚迪的天神之眼智驾方案中,天神之眼A/B方案均搭载了激光雷达;吉利安全高阶智驾系统“千里浩瀚”推出H1至H9五级方案,其中H5、H7、H9均搭载了激光雷达;长安启动“北斗天枢2.0”计划,其中天枢智驾系统计划将激光雷达搭载至10万级车型;零跑今年上市的B01高配车型售价在12万元以内,亦配备了激光雷达。

  多路径降本突围

  激光雷达市场加速下沉,除了市场端的需求井喷,更离不开供给端的指数级降本。

  “2020年至2024年,ADAS激光雷达均价从2万元/颗狂降至2500元/颗左右,平均以每年打6折的方式在下降。目前,主流厂商部分产品已经卖到了200美元/颗,激光雷达迈入‘千元机’时代。”孟灿表示。

  去年4月,速腾聚创推出M平台新一代中长距激光雷达MX,价格不到200美元,以较高性价比获得多家整车厂定点;无独有偶,禾赛科技的ATX激光雷达价格也已经下探到约200美元,逐步成为出货主力产品。

  华东地区一位激光雷达从业人士表示,激光雷达市场价格渐趋“平民化”,主要归功于行业技术的迭代创新,以及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摊薄。

  “近年来,激光雷达产品形态历经从机械式到半固态、纯固态的持续迭代,复杂的机械运动部件被大幅缩减甚至取消,实现了成本、体积、功耗的全面下降,并在此基础上有效提升了产品良率。”孟灿表示,目前乘用车车顶的主视激光雷达均为半固态产品,侧向补盲雷达已较多引入纯固态产品。

  除技术路线演进外,芯片化、集成化将激光雷达的性价比推向更高维度。

  “目前,我们可以将激光雷达发射、扫描、接收及信息处理等系统的多个分立组件集成到2至3颗芯片上,并且这些芯片可以进一步集成到客户的其他智能化系统上。前述设计在精简链路、提升一致性的同时,让产品性能遵循摩尔定律不断提升。”速腾聚创市场总监谢阗地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当激光雷达进入芯片化时代,未来行业的产品规划,与上下游的合作模式及产品交付方式都会发生质的变化。

  从各厂商的布局来看,芯片自研已成趋势。速腾聚创已拥有全栈芯片自研能力,并基于SPAD-SoC芯片主打数字化激光雷达,推出业内领先的E平台、EM平台系列产品;禾赛科技于2017年成立芯片研发团队,并在业内率先采用ASIC路径,目前已迭代至第四代ASIC芯片架构,搭载于多款产品;图达通则与第一大客户蔚来合作研发ASIC芯片。

  对于未来价格走势,孟灿预计,伴随着技术路线的不断收敛,叠加产品加速普及后,车企对于差异化、高端化的竞争需求,后续ADAS激光雷达价格降幅将大幅收窄,或将维持在5%至10%的年降水平。

  迎接第二增长曲线

  智驾领域虽占据了市场的基本盘,?激光雷达的“江湖”远不止于此。从当下的应用来看,机器人行业正逐步成长为“第二增长曲线”。

  今年上半年,禾赛科技在机器人领域交付激光雷达9.83万台,同比增长692.9%;速腾聚创在该领域交付量为4.63万台,同比增长420.2%,其中二季度机器人激光雷达3.44万台,同比增长631.9%,均呈指数级扩容态势。

  根据速腾聚创预测,公司2026年车载与机器人领域的激光雷达出货量将逐步趋近1:1的比例。

  结合各厂商交付及订单情况,割草机器人已成为市场爆点。

  今年4月,禾赛科技与追觅旗下庭院品牌可庭科技达成协议,约定未来一年将向后者供应30万颗JT系列激光雷达;5月,速腾聚创宣布与库犸科技共同开发基于车规级全固态技术的高端割草机器人激光雷达解决方案,首批订单约定三年内合作120万台。

  “激光雷达在割草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尚处于早期,产品路线较为多元。公司的策略是先技术摸高,突破解决行业痛点,再推动科技普惠。”谢阗地表示,未来更大的难点在于如何与合作伙伴共创赋能,积累行业know-how(技术诀窍)。

  对于机器人领域的下一个机会,谢阗地认为大概率会集中在庭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赛道,如泳池机器人、AGV、无人仓储物流车等。“公司坚持产学研路线,盯准创新型人才的研究方向,在项目早期甚至创意萌发阶段就提前介入,静待市场放量。”他说。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车载市场,激光雷达在机器人行业的毛利率普遍较高。以速腾聚创为例,公司上半年机器人业务毛利率为45%,高出ADAS产品27.6个百分点。

  “机器人行业本身毛利较高,给到上游的利润空间弹性更大,同时新兴行业对产品性能要求更高,成本敏感度相对较弱,上下游之间的合作模式也更为灵活,会根据各自的技术贡献来评估各自的生态位。”谢阗地表示。

  孟灿认为,放长远看,激光雷达作为核心传感器,未来在人形机器人会成为标配,将迎来更大的商业机会。

  面对新的市场契机,头部厂商已经摩拳擦掌。今年年初,速腾聚创落地“AI+机器人”战略,围绕机器人通用感知刚需,推出机器人视觉新品类Active Camera,定位“真正的机器人之眼”。8月,禾赛科技与星动纪元达成合作,双方将以智能服务机器人的协同感知技术为核心,探索服务领域机器人的新场景、新应用和新体验;同月,公司与Vbot维他动力宣布将通过激光雷达与AI的深度协同,推动行业首个智能伴随机器人商业化落地。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