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吸附分离材料龙头正以技术突破引领多行业变革,成为长期资金眼中的“香饽饽”。
作为国内吸附分离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蓝晓科技近年来获得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6022组合的持续增持。截至2025年二季度,该养老金组合与全国社保基金114组合合计持有公司流通盘的8.4%,位列前十大股东。
这家总部位于西安的高新技术企业究竟有何魅力,能够获得“国家队”资金的青睐?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蓝晓科技的故事。
公司概况:吸附分离技术的隐形冠军
西安蓝晓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4月,于2015年7月在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487.SZ)。
公司是专业从事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是目前中国产量最大、品种最齐全的特种树脂生产企业。
蓝晓科技的产品和技术涵盖多个领域:包括果蔬汁树脂、制药树脂、固定化酶载体、废水处理树脂、离子膜烧碱螯合树脂、工业及民用水处理树脂以及果汁果糖生产装置和自动控制吸附装置。其市场应用广泛,覆盖食品、制药、环保、生物医药和中药现代化等诸多领域。

截至2024年,公司员工人数达1579人,营业收入达25.54亿元。公司总部位于西安高新区蓝晓科技园,在西安、渭南、鹤壁、比利时等地建有生产基地。
更多机构持仓数据和财务指标对比,可关注慢牛智投(mnzt.cc)的专业分析工具。
养老基金青睐:长线资金的价值发现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6022组合早在2022年半年报就首次出现在蓝晓科技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之后连续多个季度增持。到2025年一季度,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6022组合持有蓝晓科技2000.06万股,占流通股比例达到6.52%。
养老基金长期重仓蓝晓科技不是没有理由的:
高盈利能力: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7.9亿元,增长9.8%;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45亿元,同比增长10.01%。稳定的成长性:公司仅在2015年和2020年出现过业绩回调,其余年份均保持稳定增长。慷慨的分红政策:公司2024年分红金额占归母净利润的46%,较高的分红水平是吸引长线资金的重要原因。
长线资金投资中小盘股并非看重短期题材炒作,而是更注重企业盈利能力和利润增长的持续性,以及所处行业的下游需求前景。蓝晓科技正好满足了这些条件。
慢牛智投数据显示,养老基金连续5个季度增持的个股通常具有更好的长期收益表现。
基本面分析: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蓝晓科技2025年上半年的财务表现呈现出“营收略降、利润增长”的特点: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7亿元,同比减少3.64%;但归母净利润达到4.45亿元,同比增长10.0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8亿元,同比增长36.50%。
这种“减收增利”现象的背后是公司产品结构的优化和高毛利业务占比的提升。2025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51.26%,同比提升3.8个百分点;净利率达到35.97%,同比提升4.32个百分点。
公司盈利能力提升主要得益于:
生命科学、金属资源、超纯水等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
主要原材料苯乙烯价格回落(2025年上半年苯乙烯均价同比下跌13.06%)
分业务板块来看:
生命科学板块:营收同比增长12.43%,其中多肽固相合成载体业务延续良好增长态势
金属资源板块:营收同比增长22.84%,其中提镍、提镓、提铀等产品销售持续增长
水处理板块:营收同比增长11.25%,高端饮用水与头部客户形成长单合同、超纯水在半导体、面板等领域持续突破

行业前景:高端应用领域的国产替代
吸附分离材料行业的高端应用领域长期被国外企业占据,海外跨国龙头企业的产能占全球的46%。这也意味着国产替代有着巨大的空间。
蓝晓科技正在多个高端应用领域实现突破:
盐湖提锂领域
公司已完成及在执行盐湖提锂产业化项目共12个,合计碳酸锂/氢氧化锂产能近10万吨。2025年上半年,西藏国能矿业结则茶卡项目首条产线实现连续稳定试运行,预计将建成西藏地区首个达标生产的工业级“绿色零碳直接提锂”标杆项目。
生命科学领域
公司拟投资11.5亿元在蒲城建设生命科学高端材料产业园。该园区将包括全新高标准建设的层析介质、聚合物色谱填料、酶载体等多类产能。
公司多肽固相合成载体业务覆盖大多数临床阶段仿制药项目;Protein A Sunc产品获得国外知名药企的测试通过;10个类型的色谱填料已完成DMF认证。
碳捕捉领域
公司与全球知名的碳捕捉技术公司Climeworks签署战略合作,已建成样板工程,形成吸附材料规模化供货。全球DAC(直接空气捕集)市场预计到2030年增长至17.2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0.9%。
实时追踪吸附分离材料行业龙头企业的技术突破与国产替代进程,可查阅慢牛智投的行业研究报告。
估值分析:相对合理的估值水平
截至2025年9月16日,公司股价对应2025年PE约为26-28倍,处于合理区间。与行业平均估值相比,蓝晓科技的估值水平相对较高,但这反映了市场对其成长性和技术壁垒的认可。
公司当前估值与其业绩增速(未来三年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约25%)相匹配,市盈率与增长比率(PEG)约为1,估值合理性较为突出。
查看蓝晓科技完整估值分析报告与机构预测,请访问慢牛智投官网。

风险控制:多维度风险不容忽视
投资蓝晓科技也需要关注以下几方面风险:
项目推进风险:盐湖提锂等大型项目的交付进度可能受外部因素影响。
市场拓展风险:新产品推广可能不及预期。
行业竞争风险:市场竞争可能加剧。
国际业务风险:汇率波动和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可能对公司海外业务造成冲击。
公司2025年上半年资产负债率为36.30%,同比下降3.73个百分点;有息负债率仅7.61%,保持在较低水平,债务风险较小。
股息回报:高分红彰显公司诚意
蓝晓科技在回报股东方面表现得颇为大方。公司2024年全年分红金额占归母净利润的46%,2025年中期分红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8元(含税)。
高分红政策体现了公司:良好的现金流状况;回报股东的意愿;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稳定且可持续的分红政策是构成投资回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治理:技术背景的管理团队
蓝晓科技的董事长为高月静,管理层多数具有技术背景,对行业发展趋势有着敏锐的把握。
公司注重技术创新,拥有中国专利以及国际专利42项,2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完成科技部创新基金2项,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3项。
公司先后通过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拥有WQA金印、Kosher、FDA注册、CE、REACH等国际资质。

宏观环境:政策利好下的发展机遇
当前宏观环境对蓝晓科技的发展较为有利:
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支持:2025年1月,多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引导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
制造业升级政策支持:国家对新材料、高端制造等领域的支持政策,有利于公司业务发展。
环保政策趋严:碳捕捉、水处理等领域的环保政策趋严,为公司相关业务带来发展机遇。
蓝晓科技作为吸附分离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正通过在生命科学、盐湖提锂、碳捕捉等高端领域的突破,实现持续成长。
其技术壁垒、高毛利产品结构优化和国产替代空间吸引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等长期资金的青睐。公司估值相对合理,风险可控,股息回报丰厚,在当前宏观环境下具有较好的配置价值。
然而,投资者也需要关注其项目推进、市场拓展和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等风险因素。正如一位私募负责人所言:“价值投资并不是拿着不动,而是追求一个绝对的性价比”。
互动指南:
1、想分析哪只股票?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股票名称!(温馨提示:我们专注于基本面扎实、具备长期价值的公司分析,垃圾与投机股票不分析。)
2、需要专属数据? 联系我们!我们拥有强大的开发团队,可为您量身定制所需数据,助您更精准决策。
欢迎留言交流!
(声明:本文仅作为公司分析交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