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9月15日电(胡晨曦) 9月15日,宁德时代A股盘中一度大涨超14%,至收盘时涨9.14%,再创新高;H股盘中大涨近9%,同样刷新纪录。电池板块因此大幅拉升,板块涨幅一度超5%,中一科技涨停,天宏锂电、湖南裕能等涨超10%。
消息面上,宁德对供应商2026年排产指引上修至1100GWh,同比增长46%,大超市场预期。业内人士指出,这强化了市场对未来需求的乐观预期。
供应商:排产指引高增长产品确实供不应求
宁德时代A股9月15日盘中一度大涨超14%,报371.52元,创上市以来新高。电池板块因此大幅拉升,板块涨幅一度超5%,中一科技涨停,天宏锂电、湖南裕能等涨超10%。截至收盘,宁德时代A股股价涨幅为9.14%,报354.70元,市值约为1.62万亿元;H股报464.8港元,总市值超2万亿港元。
今年以来,“宁王”涨幅已接近40%。这反映了市场对公司未来增长潜力的强烈信心。
消息面上,有券商研究指出,宁德时代对2026年的要货指引上修至1100GWh,同比增长46%。按照惯例,要货指引略高于排产、排产略高于开票,因此,预计2026年排产900-1000GW,开票约800-900GW。增长主要受益于海外动力电池需求和储能电池需求的拉动。此外,另有一位分析师表示,宁德时代明年排产指引或在1000GW左右,一般开票将低于排产10%左右,增长主要受益于海外动力电池需求和储能电池需求的拉动。为满足市场需要,未来两年,宁德时代预计将扩张超300GW产能。
据媒体报道,一家宁德时代供应商表示,宁德时代对供应商2026年排产指引的确出现高增长。实际上不仅是对明年,今年的需求已经大幅提升。另一家宁德时代供应商同样表示,公司目前的产品确实供不应求,扩产需看实际情况安排。
实际上,宁德时代也是今年锂电行业扩产最迅猛的几家企业之一。根据财报,宁德时代2025年上半年超级在建工程总投资预算首次突破4000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21.40%。此外,宁德时代订单需求持续增长,锂电池系统的产能为345GWh,产量为310GWh,产能利用率达到89.86%,目前生产处于高负荷状态。宁德时代表示,公司将根据需求情况继续扩建产能。机构预测,到2025年底,宁德时代产能将接近1000GWh,成为全球首个TWh级别电池企业。
摩根士丹利此前发布报告指出,随着宁德时代在欧洲市场取得突破,而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在关键的储能领域陷入盈利困局,加之当前大热的固态电池技术被视为短期炒作,宁德时代的领先优势将得以延续,其估值在同行中已具备显著吸引力,已经成为了“行业中最便宜的”。
太平洋证券在最新研报中上调了宁德时代的盈利预测,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将达到654.90亿元,同比增长29.06%。
政策端迎来多重利好催化电池板块后市如何演绎?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新能源行业政策端迎来多重利好催化。
据梳理,9月15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围绕订单确认、交付与验收、支付与结算、合同期限等4个环节提出倡议;9月14日,福建发布《关于加快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行动方案》,为非化石能源、新型储能等领域带来重大利好;9月12日,工信部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
中信建投研报称,锂电方面,锂电板块已经兑现2025年市场需求超预期,当前核心矛盾为2026年需求预期是否继续上修,后续持续关注储能招标及装机数据、2026年指引置信度、2026年车以旧换新等政策延续情况以及锂电排产信息等。
中信证券研报则认为,中长期来看,电池供需改善趋势依然较为明确,同时商用车电动化、AI数据中心、海外市场仍有望为头部企业带来超额增长。估值层面,中国电池核心资产较日韩企业仍具备显著优势,随着后续更多电池企业H股上市,全球资金定价体系下,中国电池资产估值中枢有望得到进一步抬升。
此外,据报道,仅9月以来,就有多家上市公司公布在固态电池项目上的进展情况。亿纬锂能称,公司固态电池研究院成都量产基地已揭牌,公司固态电池产业化迈出关键一步;赣锋锂业在互动平台表示,固态电池研发进展顺利,已形成全链路布局;国轩高科则在机构调研中提到,首条全固态中试线已正式贯通,良品率已达90%。稍早前,宁德时代、孚能科技、万润股份、中科电气等也公布了各自固态电池项目的推进程度。
国泰海通证券表示,固态电池凭借着在安全性、能量密度等方面的优势,将成为未来高性能电池重点的发展方向,在消费电池、新能源汽车、低空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看好前瞻布局固态电池及关键材料与设备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