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4 22:11:32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河南
小企业出清
发表于 2025-09-14 20:31:20
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9月14日讯(记者吴蔚玲)近日,有消息称,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专家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行业人士对财联社记者分析称,当前消费者对预制菜进餐厅的争议焦点在于知情权和选择权。国标草案的推出,有望打消消费者疑虑,倒逼预制菜企业研发升级,推动预制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与现行141项团体、地方标准相比,国标条款更聚焦“安全底线”,为监管执法提供直接依据。国标草案对预制菜的分类、原料、加工工艺、贮存运输及检验方法作出了统一规定,并首次提出“不添加防腐剂”等强制性指标。届时,预制菜“身份”将有统一说法,餐饮门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预制菜,也将首次纳入强制信息披露范畴。

  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有望推动我国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产业来说,可以倒逼企业加强研发,在营养和口味上下功夫,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上,让菜品还原度不断提高;对消费者而言,有了知情权,打消了能不能吃、值不值得吃的疑虑,能够更好地选择。这是有利于产业发展和消费者的好事。”湖南省食品行业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陈赛对财联社记者说。

  当下,虽然预制菜在B端和C端均有广泛应用,但依然面临不小的争议。近日,罗永浩与头部餐饮品牌“西贝”之间的争端,再次将“预制菜”推上风口浪尖。不过,伴随《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通过专家审查,这场争端也迎来转机。

  罗永浩在微博上转发了预制菜国标草案的相关消息后,发文称,“西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期待预制菜相关的国家法规尽快出台。”他同时通过微博再次强调其立场:并不反对预制菜,餐馆有权使用预制菜,但消费者也有权知道餐馆是否使用了预制菜。

  在业内人士看来,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是当前预制菜进餐厅争议的焦点。“预制菜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但是一直以来名不正言不顺。这次风波,引发消费者争议的焦点依然在于到底什么是预制菜、在高端餐厅吃预制菜值不值,以及消费者的知情权如何满足。”陈赛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预制菜品类繁多,当前大部分餐厅都在使用预制菜,但消费者和餐厅对预制菜的定义并不同频,“预制菜的定义需要有清晰的国家标准,与此同时,消费者要有知情权和自主选择的权利。”

  虽然当前消费者对预制菜褒贬不一,但其市场空间不容小觑。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蓝皮书》显示,2024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到4850亿元,同比增长33.8%,整体呈上升趋势。随着我国预制菜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扶持政策的落实,预计到2026年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490亿元。

  从细分市场来看,前述报告提到,目前我国预制菜市场以B端为主,主要面向餐饮企业,随着预制菜产业标准的制定和落实、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未来C端将成为主要增长引擎。

  预制菜市场空间广阔,但从上市公司来看,伴随预制菜玩家入局者众,C端正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头部公司已将目光瞄向了海外。

  安井食品(603345.SH)日前在互动易中回复,今年上半年,因行业竞争,公司加大了促销力度以巩固市场地位、提升市场份额,叠加原材料成本上涨和制造费用上涨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公司整体毛利率20.52%。其中,二季度毛利率18%,同比下降了3.29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以2024年收入计算,安井食品在国内速冻菜肴制品市场中排名第一,市占率5%,约等于行业第二名至第四名的总和。

  面对国内市场竞争加剧,惠发食品(603536.SH)董事长、总经理惠增玉在本月举行的公司业绩说明会上称,公司计划在巩固原有销售渠道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目前印尼的清真认证正在稳步推进中。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