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3 15:54:20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广东
转发
发表于 2025-09-12 21:17:39
来源:国际金融报

K图 601212_0

  一纸立案公告,揭开了一家历史悠久的国有有色金属巨头的内控疮疤。

  9月10日盘后,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1212.SH,下称“白银有色”)发布公告,称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正式立案调查。公告发布次日,公司股价开盘即一字跌停,单日市值蒸发约30亿元。

  事件颇具戏剧性,就在立案前一周,公司股价曾连续两日涨停,9月3日公司曾发布公告称,“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内控失守

  证监会立案虽未明确具体事由,但公司近年未披露的两起刑事犯罪案件,似乎成为引爆此次监管行动的导火索。

  2023年11月,非公司人员徐某勾结仓库管理员杜某,将990吨锌锭盗出公司仓库,2024年6月法院判决赔偿2267.91万元,但执行仍未到位。

  另外,2024年初,公司原营销中心员工伙同外部人员伪造销售单据,侵占公司价值1.57亿元的阴极铜产品,监察机关已查封冻结涉案资金5098.6万元、房产20套、股票市值约4200万元。

  然而两案均未在2023年年报中披露,直至2025年7月回复上交所监管问询时才被迫公开。公司解释称“因刑事调查保密要求未披露”,但这一理由显然未能说服监管层。

  除刑事犯罪案件外,子公司风控漏洞成为压垮业绩的最后一根稻草。

  此前,子公司上海红鹭与南储仓储的合同纠纷,因涉及刑事案件被法院驳回诉讼,移送公安机关。公司被迫计提预计负债约3.17亿元,直接导致2025年上半年亏损2.17亿元,同比暴跌1859.82%。

  此外,2023年11月,子公司上海红鹭发现三家客户锌锭发货量,与实付款出现3.88亿元巨额差额,同样暴露贸易环节的严重管理漏洞。

  沉疴

  据悉,白银有色成立于1954年,是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老牌国企,曾创下铜硫产量、产值和利税连续18年全国第一的纪录,被誉为中国有色工业的“长子”。

  2008年,其引入中信集团战略投资完成股份制改造,2017年成为国内A股唯一整体上市的有色冶金国企,注册资本74.05亿元,是国企混改的典型样本。

  具体来看,公司业务覆盖铜、铅、锌、金、银等金属的采、选、冶、加及贸易,已形成国内15座矿山+全球10余国布局的跨国体系。

  2023年,公司具备年产能矿山采选1000万吨、铜铅锌冶炼60万吨、黄金15吨、白银500吨,2025年产能提升至铜40万吨、铅锌40万吨、黄金50吨、白银800吨。

  但作为行业知名企业,白银有色的盈利能力并算不突出。

  2017年,也就是白银有色上市首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6.34亿元,净利润2.39亿元。

  在2018年至2024年间,公司营业收入由620亿元增长至868亿元。但2018年,也就是上市次年,公司归母净利润急速下滑至2590万元,直至2022年,归母净利润始终在3000万元左右徘徊。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突破亿元,但2024年又出现回落,至8079万元。

  由此来看,白银有色这些年来持续的规模扩张,并未有效转化成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