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年年底,你的特斯拉汽车将会表现出类似‘有意识’的感觉。”
“美国政府基本上是无可救药的。如果AI和机器人不能解决国债问题,我们就完蛋了。”
“目前特斯拉汽车中由AI4芯片驱动的自动驾驶,安全性至少是人类驾驶的2到3倍,甚至可能高达10倍。”
“(星链)手机有可能会在2年之后逐步上市。”
“明年,我们可能会出现在任何领域都超越单个普通人类的AI;到了2030年,AI可能会超越所有人类智能的总和。”
“火星必须具备文明的全部要素——不仅要建芯片厂,更要具备自行建造芯片厂的能力。”
“在大约25年内,实现火星自给自足是有可能的。”

这是特斯拉CEO马斯克,在All-In科技峰会上(美国当地时间9月10日)接受访谈时密集输出的信息,话题涵盖特斯拉、SpaceX、xAI、星链手机、Grok、AI芯片、超级数据中心、火星移民等,也是马斯克近期在公开场合最全面、最深入的一次观点表达。
对于自己短暂的“从政”经历,马斯克犀利地称:美国政府基本上是无可救药的。美国高企的国债,利息支出甚至超过了国防部的预算,而且还在持续上升。“如果AI和机器人不能解决国债问题,我们就完蛋了。”
AI和机器人也是马斯克重点投入的领域。
他在访谈中称,“现在投入在Optimus(人形机器人)上的思考精力,可能比其他任何单一项目都多”,要解决AI技术问题、机电技术问题、供应链与生产挑战。
他表示,目前根本不存在人形机器人的供应链,我们必须从零开始重建,需要大量的垂直整合。Optimus的所有执行器都是我们自己设计制造的,现有供应链里根本买不到,即使花多少钱都不行。
这也是为什么马斯克认为Optimus比造车更难,真正的挑战在于硬件设计,尤其是手和前臂的复杂工程难题。

相比特斯拉其他产品,马斯克也更看重人形机器人业务,他曾公开称,特斯拉未来80%的价值在于人形机器人。他在最新的访谈中也强调:“如果Optimus能成功,它将成为有史以来影响力最大的产品。”
Optimus于2022年第一次亮相,目前已经推出两个版本,但还没有开始对外交付,目前特斯拉正在设计Optimus的第3个版本。
对于Optimus的售价,马斯克透露,当年产量达到100万台时,边际生产成本大概在2万美元左右,具体取决于在AI芯片上花多少钱,以及执行器的效率,售价则取决于市场需求。
对于汽车业务,马斯克透露,特斯拉辅助驾驶系统FSD(Full Self-Driving)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发布新版本V14,新系统经过了大量强化学习训练,且模型参数量提升了10倍。
他称,新版本FSD有可能达到人类驾驶员安全水平的10倍,而且你的特斯拉汽车将让你感觉它是“有意识”的。
目前特斯拉车辆搭载的是AI4智能驾驶芯片,算力约为500TOPS。马斯克在上述峰会活动中称,下一代系统芯片AI5的整体性能表现相当于提升了40倍。他没有介绍AI5的具体上车时间,外界普遍猜测,AI5和再下一代AI6将同时应用于无人驾驶出租车Cybercab和人形机器人Optimus。
特斯拉希望通过FSD不断改进最终实现自动驾驶,同时大规模运营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以及支持人形机器人。

近期特斯拉还马斯克制定了一份新的股权激励计划,直接与上述技术及产品的商业化进程挂钩。包括累计交付汽车2000万辆,FSD订阅数需要达到100万份,Robotaxi运营数量要达到100万辆,Optimus交付数量也要达到100万台等。
如果马斯克没有完成其中设定的目标,他得不到任何薪酬;如果目标全部达成,马斯克将获得约4.24亿股股票,也就是总价值约1万亿美元的特斯拉股权。
不过这些目标都极具挑战性,堪称“不可能完成”的十年“业绩对赌”。
在车辆交付上,近年来,特斯拉的汽车交付量增速已然放缓。截至2025年6月,特斯拉累计交付汽车800万辆。以去年全年特斯拉180万辆的销量来看,特斯拉要完成2000万辆交付目标还需要7年左右时间。
关于FSD,由于落地市场仅限于北美等有限市场,其具体订阅数量也相对较少。
目前,特斯拉并未公开FSD付费用户量,据其高管透露,FSD选装率仅为“十几个百分点”,距离千万量级相去甚远(意味着要让千万台特斯拉汽车持续付费使用该功能,对应的渗透率大约为50%)。
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还没有开始对外交付,Robotaxi运营刚于2025年6月启动,车队规模可能仅为数十辆。
特斯拉董事会在计划提交股东大会审议的提案中称,这些目标可能令人震惊,但马斯克已经表明,在受到激励时,他可以达到考核目标,股东将赢得更多。即便他没有达成目标,股东仍然会受益。
在承担巨大挑战的同时,马斯克依然保持对宇宙本质探索的好奇,比如在火星建立自给自足的城市。
“地球总存在自我毁灭的风险,无论是世界大战、超级病毒,还是像小行星撞击那样的灾难。从化石记录看,大规模灭绝事件曾多次发生。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是:文明能否继续上升,以便在其衰退之前,在火星实现自给自足,使生命拥有成为多行星物种的机会。这是地球45亿年历史上的首次此类机会。”
马斯克认为第一次火星任务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能运送足够的物资,使火星独立地繁荣。“这意味着火星必须具备文明的全部要素——不仅要建芯片厂,更要具备自行建造芯片厂的能力。”
看来芯片已经跨越了星球,成为刚需。
按照马斯克的推算,如果每次火星转移窗口运送的物资吨位呈指数级增长,那么在大约25年内,实现火星自给自足是有可能的。
果然是那个充满“好奇心的哲学”,一心只想改变世界的钢铁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