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1日下午,在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等主办的社会科学沙龙中,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对大类资产作出下半年展望。
投资作业本课代表整理了要点如下:
1、美股发展至今,泡沫仍然存在,美股需保持谨慎,泡沫何时破裂还是未知数。
2、美国股指表现非常强劲,但(87.5%)大部分股票是不涨甚至是下跌的。所以,我们不能把股市表现得好就当作整个市场都很好。
3、日本经济总体依然低迷,我对日本股市并不看好。至于欧盟,目前更多是跟随美国,经济乏善可陈。
4、从大类资产配置角度看,当前要更重视成长性。不论美股还是A股行情,科技股、创新药表现都比较突出,这正是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效。
5、2.5%的企业盈利增速尚不足以支撑(A股)大牛市,目前还是结构性牛市,更多由估值提升和科技板块美好预期驱动。
4、无论结构性机会还是结构性风险,核心都集中在科技股身上。
AI时代,如果现在是鱼龙混杂,那么可能过一段时间会有一次洗牌。
正如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洗牌之后才有新一轮大厂崛起,那么巨无霸企业肯定会在高科技、AI相关领域诞生。
5、黄金始终是我长期看好的品种。大宗商品在降息和AI浪潮下,AI相关、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的铜、铝、稀缺金属、稀土等仍有上涨空间。
6、虽然美债存在降息预期,但通胀压力依然显著,美债收益率短期很难回落。
7、我依旧看好中国债市,当前中国资产荒局面和利率下行大趋势均未改变。
8、大宗商品在降息和AI浪潮下,AI相关、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的铜、铝、稀缺金属、稀土等仍有上涨空间。
李迅雷在日前直播中也提出,全球资本市场波动性在加剧,分化非常明显,跨市场投资,分散投资很有必要。
提到中国股市方面,李迅雷表示,如果港股继续上升,南下资金的定价权要提高。因为相比A股,港股更便宜。他还提出,之前是港股来拉动A股,如果A股是慢牛,接下来A股也会反过来推动港股。
李迅雷也再次强调长期看好黄金,他表示,这几年各国政府债务增长,如果全世界都在举债,必然面临货币超发,加上美联储降息窗口打开的因素,更利于推动黄金价格的上涨。
关于黄金未来走势,洪灏在昨日同场沙龙中也分享了他的看法。他认为,黄金和白银正在重塑世界货币秩序,二者的上涨将超出市场共识的认知。
以下是投资作业本课代表(:touzizuoyeben)整理的精华内容,分享给大家:
全球经济步入高震荡低增长时代
亮点是人工智能时代到来
一个判断是,全球经济步入到了一个高震荡、低增长的时代。尽管现在有AI,有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但自二战结束以来,已经80年,一些累积的矛盾依然较多。
比如人口老龄化问题,比如大国的债务问题,这些都会影响经济的增长。因为交易成本在上升,人口老龄化导致我们的负担会越来越重,养老负担、债务负担等等,这些也会妨碍经济增长。
所以总体一个大的判断,就是全球经济步入高震荡、低增长的时代。
三大矛盾难以解决:一是人与自然的矛盾。二战后全球人口从25亿扩展至81亿,人地矛盾加剧,自然地盘缩小,病毒需寻找新宿主——人类,由此疫情蔓延影响劳动生产率和产业链供应链。
第二是国与国之间矛盾加剧。当前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包括中东战争、俄乌冲突、英法冲突等。尽管暂时有和平,但贸易战、金融战、科技战不断,显著提升了全球交易成本,对经济亦不利。
第三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贫富差距扩大,部分人躺平,因对未来预期悲观,导致全球总和生育率下降,正常的人口迭代成为难题。
所以当下经济的亮点就是科技进步与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四次工业革命都曾为经济带来巨大推动,经济体量大幅上升。
当然,人工智能作为一场工业革命将是长期的,或需几十年才能取得显著成果。
目前虽已初见成效,但短期内也难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美股指表现强劲,不代表整个市场好
当然,结构性的机会依然存在。
比如我们现在的AI革命,这也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使得未来在诸多领域出现商业模式的变化,一些企业能够像当年的互联网一样,拔地而起,成为全球巨无霸。这一点在美国市场上已经得到充分体现。
美国股指表现非常强劲,像纳斯达克、标普500的表现都很突出,但这中间具有很大的迷惑性。
因为交易所上市公司要追求利润,要让指数好看,所以编制指数时就把那些欣欣向上的公司权重拉高,纳入成分股,使这些公司权重较大,进而带动指数整体表现优异。
但个股的表现差异很大,大部分股票没什么机会,少部分股票出现大幅上涨,这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我把它称之为K型分化,向上的是少数,向下则是多数。
从2010年至今,对美国标普500指数做出贡献的公司只有12.5%,而87.5%的公司没有做出贡献。这就是一种分化。
但由于那12.5%的股票大多都位于成分股指数中,所以指数表现非常强劲,但大部分股票是不涨甚至是下跌的。
再者,美国本身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市场。以美国股市过去两百多年为例,80%的公司已经消失,退市或被并购,只有20%的公司存活至今。
但这20%的公司中,实际上涨的也只有12%左右。因此,这就是不断优胜劣汰、不断迭代、不断被取代、强者恒强。所以,我们不能把股市表现得好就当作整个市场都很好。
对美股保持谨慎,泡沫何时破裂还未知
从大类资产配置角度看,当前要更重视成长性。不论美股还是A股行情,科技股、创新药表现都比较突出,这正是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效。
但我认为美股发展至今,泡沫仍然存在,美股需保持谨慎。
即便接下来美联储降息,降息也无法解决当前通胀、需求疲弱和美股估值偏高的问题。以中位数衡量,美国当前PB、PE水平均处历史高位,美股泡沫何时破裂还是未知数。
不看好日股,欧股也乏善可陈
至于日本经济总体依然低迷,我对日本股市并不看好。
至于欧盟,目前更多是跟随美国,经济乏善可陈。
现在的经济好转与军费开支扩大有一定关联。军费扩张一旦告终,经济或将进入相对低迷阶段。欧盟目前通过扩大债务支出来提升军费,我认为这种以举债换增长的方式是否可取,仍存疑问。
美债收益率短期难回落
国内债市机会仍在
至于债券市场,虽然美债存在降息预期,但通胀压力依然显著,美债收益率短期很难回落。
相比之下,中国当前债券收益率亦有所回升,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大约在1.8%,也有可能冲至2%。
但我对国内债券仍然乐观。当前中国货币政策正处于宽货币、宽信用周期,利率仍有下行空间。
债市机会依然存在,需要注意择时。例如债券收益率上升过快时有投资机会,回落时则需耐心等待。
当前中国资产荒局面和利率下行大趋势均未改变,我依旧看好中国债市。
2.5%的盈利增速尚不足以支撑A股大牛市,目前还是结构牛
近期债券价格回落与股市火爆相关。以A股沪深300为例,市盈率大约14倍,显著低于标普500的29倍或纳斯达克的41倍,显示我们在估值上有一定优势。
从股息率来看,沪深300股息率已从3%降至2.6%,但这一水平仍属不错。
唯一短板是成长性。估值提升一方面源自利率下行推动的投资回报率整体下降,使A股具备相对估值优势。
但牛市的真正来源还在于企业盈利增长率的提升。
自2021年以来,企业盈利增长率基本为负,今年上半年有好转,中报显示平均增长2.5%,但相比GDP增速5.3%,盈利增长还不到一半,说明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还有待提升。
2.5%的盈利增速尚不足以营造大牛市,目前还是结构性牛市,更多由估值提升和科技板块美好预期驱动。
例如科创50ETF市盈率已经到170倍左右,这说明市场对科创非常非常乐观,按现实结果,是不是有两个“非常”?有一个“非常”已经很不错了,这也引起大家的重视。
长期看好黄金,增配股票,调低债券
至于大类资产配置,去年我在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中给出过50%国债、30%股票、20%黄金的建议。
去年2月至年终看,该组合跑赢了市场。国债和黄金表现较好,股票去年也录得正收益。
今年2月再次接受央视《对话》采访,建议调整为50%股票、30%国债、20%黄金。
黄金始终是我长期看好的品种,我看好黄金已有十年。从当时推荐黄金价格1200美元/盎司,到现在3600美元,涨幅200%,说明黄金经得住时间考验。
未来我依然看好黄金,因为我们进入债务驱动时代,如此巨额的债务只能靠低利率和货币超发来消化,因此黄金的保值属性依然突出。
若有极端事件,比如战争,黄金亦具涨势。乱世黄金盛世珠宝,无论和平还是动荡,黄金皆可受益,所以我并不认为黄金有太多风险。
过去十年黄金是唯一持续上行的大类资产。大宗商品在降息和AI浪潮下,AI相关、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的铜、铝、稀缺金属、稀土等仍有上涨空间。综上,我对A股市场依然乐观。
核心机会风险都在AI,过段时间可能面临洗牌
当然,无论结构性机会还是结构性风险,核心都集中在科技股身上。AI时代,如果现在是鱼龙混杂,那么可能过一段时间会有一次洗牌。
正如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洗牌之后才有新一轮大厂崛起,那么巨无霸企业肯定会在高科技、AI相关领域诞生。
长期来看,我对科技板块、AI板块持续看好,对与人口老龄化相关的创新药也保持乐观。对于低估值高分红板块及进口替代“卡脖子”行业同样乐观。
热闻推荐


更多大佬观点请关注↓↓↓
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觉得好看,请点“在看”
(来源:投资作业本Pro的财富号 2025-09-12 19:04) [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