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0 22:54:11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广西
转发
发表于 2025-09-10 16:01:50
来源:澎湃新闻


K图 ORCL_0

  虽然云服务供应商甲骨文(Oracle)的上财季营收低于预期,但对云业务的积极展望推动公司盘后股价创历史新高。

  当地时间9月9日,甲骨文公布截至8月31日的2026财年第一财季业绩,公司报告期间营收149.3亿美元,同比增长12%,低于市场预期的150.3亿美元;非GAAP下净利润为43亿美元,同比增长8%;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47美元,略低于市场预期的1.48美元;运营利润率为42%,市场预期为41%。

  分业务来看,甲骨文第一财季的云计算收入同比增长28%至71.86亿美元,占总营收的48%;软件收入同比下降1%至57.21亿美元,占总营收的38%;硬件收入增长2%至6.70亿美元;服务收入增长7%至13.49亿美元。

  令市场振奋的是,甲骨文表示,公司的剩余履约义务(RPO,客户已签约但尚未计入收入的合同)金额已经在本财季达到455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四倍,环比增长超三倍,该数字在上一财季末为1380亿美元。今年7月,OpenAI曾宣布与甲骨文签署协议,在美国建设4.5吉瓦(gigawatts)容量的数据中心,预计该协议的每年价值达到300亿美元。

  甲骨文CEO萨弗拉·卡兹(Safra Catz)透露,公司在上财季与三家大客户签署了四笔价值分别达到“数十亿美元”的合同,预计RPO有望在未来几个月超过5000亿美元。她在电话会上表示:“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季度,而且对甲骨文云基础设施的需求持续增长。”卡兹还谈到,与公司签订云合同的知名AI公司包括OpenAI、xAI和Meta等。

  同时,甲骨文表示,公司已与亚马逊、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微软达成协议,可以在这些公司的云基础设施中运行甲骨文提供的云服务。甲骨文预计,云基础设施(OCI)收入将在本财年同比增长77%达到180亿美元,并在未来四年内持续高速增长,有望达到上千亿美元的规模。在高需求的刺激下,公司对本财年资本支出的指引从250亿美元上调至350亿美元左右。

  甲骨文的董事长兼首席技术官Larry Ellison在电话会上强调,AI(人工智能)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甲骨文,AI推理市场“将远大于”AI训练市场:“AI模型训练是一个数万亿美元的巨大市场。但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个更大的市场,那就是AI推理。”

  据介绍,为了在AI推理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甲骨文新推出的“AI数据库”通过将数据进行向量化存储来保证用户隐私安全,并在云上提供ChatGPT、Gemini、Grok、Llama等前沿AI模型。

  9日当天,甲骨文(NYSE:ORCL)股价涨1.27%收于每股241.51美元,总市值6783.6亿美元。10日美股盘前,甲骨文股价大涨超30%,如果其能在9月10日保持增长势头,公司市值将突破8000亿美元。

  业内分析指出,甲骨文的合同金额激增,意味着AI浪潮带来的云计算需求仍在不断增长,打消了部分投资者对于AI泡沫的担忧。研究机构eMarketer的分析师Jacob Bourne表示:“企业渴望高性价比的AI云工具,而甲骨文正积极布局以抓住这一需求。”

  行业分析公司Valoir的首席执行官Rebecca Wettemann表示:“尽管甲骨文云计算的规模较小,但当前以及预测的数据都表明,随着大型组织选择甲骨文云来支持他们的AI计划,甲骨文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将持续获得回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