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0 22:43:54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四川
你没看懂!这篇文章不错!无所谓有没有相关行业的股票!!!
发表于 2025-09-10 21:01:4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进入9月,储能行业“一芯难求”的旺盛需求引爆资本市场。

  Wind数据显示,近期多只储能电芯个股表现强势。最近五个交易日,南都电源(300068.SZ)涨近20%;国轩高科(002074.SZ)近五个交易日涨超10%;亿纬锂能(300014.SZ)、鹏辉能源(300438.SZ)涨幅近10%;港股市场上,中创新航(3931.HK)涨超24%,瑞浦兰钧涨超6%。

  而这轮股价异动的背后是全球储能需求大爆发与位次洗牌的集中体现。

  储能业务成上市公司增长点

  上半年财报季落下帷幕,储能赛道头部企业交出亮眼成绩单,行业洗牌已初见端倪。

储能相关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报统计

  收入方面,多家涉足储能业务的上市公司实现高增长,储能业务为之提供了重要支撑。

  2025年上半年,阳光电源(300274.SZ)储能业务收入178.03亿元,同比激增127.78%;德业股份(605117.SH)工商储业务显著起量,2025年上半年储能电池营收14.22亿元,同比大增85.80%。科陆电子(002121.SZ)接近一半的营收来自储能业务,达12.82亿元。

  阿特斯尽管受光伏业务拖累公司整体净利润同比下降,但储能业务的增长成为重要支撑,储能系统产品收入约为44.3亿元,占公司当期营业收入比例约为21.04%,同比实现增长。

  电芯环节,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第一的宁德时代(300750.SZ)上半年储能电芯以55GWh出货量牢牢占据全球第一。但二梯队企业正加速缩小与龙头的差距,亿纬锂能储能电池出货量28.71GWh,同比增长37.02%;欣旺达(300207.SZ)储能系统出货量8.91GWh,同比大涨133.25%;南都电源2025年上半年储能系统出货量4.2GWh,同比增长110%。

  进入下半年,整体交付需求更加旺盛,这来自于去年及今年上半年源源不断订单的传导。

  在投资者交流会上,智光电气(002196.SZ)表示,公司目前储能在手订单充沛,截至目前,智光储能在手已签订单超18亿元。自本年4月份以来,基地一直处于繁忙生产状态,年度交付量预期将再创新高。南都电源称,目前公司大储在手未发订单7.8GWh,其中海外2.3GWh,海外主要市场为澳洲、欧洲、英国、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传导到生产环节,多家上市公司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了产能饱和的情况。

  宁德时代2025年上半年的产能利用率达到惊人的89.86%;亿纬锂能2025年二季度产能利用率已回升至80%;瑞浦兰钧户储领域出货量登顶,自2025年第二季度以来,其储能电芯产能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7月份甚至达到100%。中创新航欧洲、东南亚市场拓展加速,动储电池出货同比增150%,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

  这与一年前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35%的窘境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储能行业似乎正穿越漫长的寒冬,迎来复苏的曙光。

  有市场消息称,当前100Ah电芯订单已排到2026年2月,产线全部满产,难以承接新需求,甚至出现“加价也排不上队”的现象。

  在供需关系反转的当下,储能行业逐渐走出价格旋涡。

  根据中国有色网的统计,2025年6-7月,储能电芯价格连续上涨,主流型号(如280Ah、314Ah)累计涨幅达10%-20%。与此同时,碳酸锂价格的触底反弹形成成本支撑,推动储能电芯价格自6、7月份起显著上行,目前已从0.25元/Wh攀升至0.27元/Wh上方。

  行业增长具备高确定性

  在2025年年初,高盛集团发布了一份储能报告,指出电池储能系统(BESS)正成为全球电池市场的核心增长点。报告数据显示,BESS市场份额已从五年前的5%上升到2024年的25%,到2030年预计将累计装机3.2TWh,是市场此前预期(300GWh)的10倍,年复合增速达到70%。

  这一乐观预测在2025年上半年得到充分验证。

  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下称“储能应用分会”)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246.4吉瓦时,同比增长115.2%。这远远超过上半年全国新型储能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的装机规模及29%的增速。

  另一边,国内市场需求还在继续增长,8月招标市场继续上行。据统计,EPC(含PC)招标规模9.4GW/28.5GWh,同比增长51.8%/99%,环比增长55.6%/60.1%。储能系统招标规模4.5GW/17.4GWh,环比增长30.5%/56.3%。

  五矿证券研究所认为,在中国储能市场,取消强配是储能具备经济性的标志,类似2019年的风光平价。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副秘书长冯思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储能需求的快速增长,并不是偶然事件,而是政策与市场机制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储能从过去被动的“配储角色”真正进入了市场化阶段,收益率和确定性得到一定提升。政策驱动下的容量补偿和市场化的峰谷价差套利,成为两条可复制的盈利路径。

  在内蒙古、甘肃等地,容量补偿让项目具备稳定现金流,部分项目的内部收益率有所提升;而在山东等地区,峰谷价差持续拉大,套利空间可观。这种政策红利加上市场空间打开,使得大量资本涌入。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内蒙古开工的项目已经超过50GWh,内蒙古分列EPC和储能系统招标规模榜首。这是因为,政策红利正在激发市场空间进一步打开,也有望激发大量资本涌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截至今年6月底,内蒙古已发放放电量补偿金2亿余元,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探索储能可持续商业模式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此外,海外市场同样处于全面加速阶段。据储能应用分会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储能企业新签海外订单199个,规模突破160GWh,同比增长220.3%。阳光电源、海辰储能、楚能新能源等企业在欧美、中东、东南亚市场斩获大额订单,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

  冯思遥认为,欧美因政策激励需求激增,中东和澳洲市场规模快速扩展,东南亚、中亚、非洲和拉美等新兴市场也在释放巨大潜力,储能产业的全球化成长逻辑愈加清晰。整体看,未来三年全球储能仍有望保持在30%左右的年均增速。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