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08 08:54:20 股吧网页版 发布于 天津
在赛力斯超级工厂,上了一节物理课

《张朝阳的物理课》应该不少人都看过吧。

一下子让人重返校园,看着满黑板的字母、数字、公式,好像是懂了的样子。

这次有意思了,问界和物理学博士张朝阳联手把课堂搬进赛力斯超级工厂。

这次这位科普物理超有梗的学界大咖,锚定的就是大家关心的“电池安全”问题,带来了一堂关乎安全的新能源电池必修课。

新能源汽车现在多火啊,但大家最关心、也最容易焦虑的,其实就是电池安全,毕竟这是电动车的“命门”嘛。

01

“电池安全”真相揭秘

有一句俗话叫“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要了解电池安全,首先就要对它的工作原理做一个根本性的探究。

这堂物理课,张朝阳深入剖析了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与热失控风险。

电池的工作原理本质上是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过程。

电池安全问题本质上是“热失控”。

热失控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潜伏期(温度低、热量积累缓慢)、加速期(温度快速上升、反应速率陡增)、失控期(达到临界点,引发热失控)。

但是,在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怎么就发生“热失控”了呢?

以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为例,正负极通过隔膜分离,锂离子在电解液中迁移,电子经外部电路形成电流,为车辆提供动力。然而,一旦隔膜受损,可能引发短路和剧烈的化学反应,释放大量热量,就会触发热失控。

所以,这其中,隔膜起到关键作用,而导致锂电池热失控的根本原因都是内部隔膜失效。

既然如此,什么样的情况会电池隔膜破坏?

有三个原因:一是机械滥用,包括撞击、穿刺等,二是电滥用,主要表现为电池的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会破坏电池内部结构(刺穿隔膜);三是热滥用,外部热量的进入,使得电池进入过量的热量,导致隔膜塌陷。

我们知道了原因,那就得好好预防了,该如何“避免热失控”?

结合刚才的分析,可以从两方面进行:

第一个方面就是避免机械滥用、电滥用和热滥用,从而避免内部短路;

第二个方面就是,在内部短路已经发生的情况下,在热失控发展到第三阶段之前进行干预,阻止其发展到第三阶段。

这其中,就不得不说,问界的电池在这些方面都做的都很到位。

为了防止碰撞、穿刺这类机械滥用,他们下了不少硬功夫:

在电池电芯隔膜上采用陶瓷涂层,增强抗刺穿能力;

电池包用上了高强度铝型材和框架结构,碰撞时能有效吸收和分散冲击力;

甚至在车身底部还额外加了一道低位横梁,避免地面尖锐物伤到电池。

而这还只是“基础操作”。问界更厉害的是,它有一套覆盖热失控全阶段的防护体系——

热失控潜伏期,问界的智能主动防护系统可持续检测电池状态,实时检测电池的电压、电流及温度等关键参数,敏锐捕捉任何异常信号,把风险控制在萌芽阶段;

热失控加速期,这时候,问界电池系统里的十五重硬核防护就会立刻跟上——既能抗冲击,又能阻隔高温,把失控扩大趋势牢牢控制;

同时,问界还有最后几道防线:多层防护网+云端守护协同运作,实时分析数据、快速响应;再加上智能热管理系统高效散热,能迅速把热量导出去,最大限度控制风险。

这一层又一层的防护,就像一张特别结实、聪明的“安全网”,全程保驾护航,让咱们开车坐车都安心。

02

问界是如何打造电池安全的?

刚刚说了这么多问界电池的硬核安全技术,它们到底是怎么造出来的?

其实,这背后是问界顶尖的造车实力和宁德时代电池技术的强强联合。

在赛力斯超级工厂里,张朝阳亲眼看到了让他连连称赞的问界M9“玄武车身”——这名字听着就特别结实!

它厉害在哪呢?首先是用上了一体化压铸工艺,把原来222个零件压成了整整10个大件,不仅生产更高效,车身强度和稳定性也大幅提升。

用料上也一点不含糊:2000MPa潜艇级热成型钢、1500MPa热成型钢,再加上超高强度铝合金,从A柱到C柱做成一个坚固的“安全笼子”。配合11个腔体的门槛梁设计,碰撞时能高效吸收和分散能量,牢牢守护乘员舱和电池包,形成了720全方位安全保护构架。

甚至还在电池包内部用上了航空级的气凝胶隔热材料,它的导热系数超低,只有0.03W/mK,就算单个电芯出问题,也能大幅延缓热量蔓延,避免波及整个电池组。

更厉害的是,宁德时代直接把产线“搬”进了赛力斯工厂里,组成一个“厂中厂”,专门为问界全系车型提供定制化电池方案,实现电池生产与整车制造的无缝集成。

具体来讲,电芯运抵“厂中厂”后,经过激光焊接、AI视觉检测等20余道自动化装配和检测工序完成组装,精度高达0.1毫米,比一根头发还细,确保电池的一致性与安全性。

所以说,问界电池安全不只是电芯好,更是从车身结构到电池制造的全链路硬核创新。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选择电动车,选的不只是一台车,更是一套可靠的安全体系。毕竟开车出行,安全才是一切喜悦和自由的前提。希望所有车企都能这样,把安全做得更透明、更扎实,让咱们每一位车主,都能真正放心地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作为客户服务信息,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等判断进行投资的参考。我司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数据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在未来不发生变更,不代表我司的正式观点。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以及在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媒介上发布的正式公告和有关信息,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及风险评级,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中国证监会的注册不代表中国证监会对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推荐或保证。以上材料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运营人员,谢谢支持。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