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多少家央企?从狭义角度来说,我们通常说的央企是由国资委监管的央企,7月份新增加了两大央企,分别是:中国雅江集团、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所以目前央企共有100家。从广义角度来说,央企数量就更多了,可以达到200多家,其中包括100多家文化类央企、27家金融央企。
然而,有两家央企并不在国资委监管的央企之列,也不属于文化央企,更不属于金融央企,这两家央企就是国家铁路集团和中国烟草总公司,它们都是由财政部作为履行出资人的央企。其中,中国烟草是我国第一纳税大户,2024年实现税利总额1.6万亿人民币,财政总额1.54万亿,几乎与军费开支保持同等水平,为国家财政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另外,国家铁路集团持续推动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对带动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提供大量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中国第一大央企集团,国铁集团的总资产接近10万亿人民币,坐拥全国200万员工。在7月份总投资1.2万亿的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启动之后,8月份国铁集团宣布成立“新藏铁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950亿,负责建设设计里程超过2000公里的新藏铁路。
新藏铁路预计总投资将达到5000亿,中国西部两大超级工程先后开始启动。对于全国范围内的铁路建设和运营,国铁集团付出巨大。由于铁路建设需要的资金规模十分庞大,所以国铁集团的负债规模也很高。截至2024年年底,国铁集团的总负债达到6.2万亿人民币,这个数字看起来确实很高。
但是,国铁集团的总资产接近10万亿,最新数据是9.76万亿人民币,所以资产负债率为63.5%,负债率并不高,属于可控范围内。2024年国铁集团的负债增加1.1%,而总资产增加4.4%,资产增幅高于负债增幅,国铁集团负债率从2023年的65.5%降至2024年的63.5%。

要知道,国铁集团的负债率已经多次下降,2024年的负债率几乎回到了10年前的水平,负债率最高的时期是在2020年,当时负债率达到66%。国家铁路集团虽然是一家央企,但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企业,是由原来的铁道部改制而来,背后是国家,6万亿的负债不用过于担心,毕竟国铁集团担负着全国铁路的建设和运营,对经济发展承担着相应的责任。
不只是负债率持续降低,国铁集团也摆脱了利润亏损,走向盈利。要知道,三年口罩期间国铁集团的亏损较大,2020年亏损555亿,2021年亏损498亿,2022年亏损695亿,三年合计亏损1748亿元。终于到了2023年,由于口罩特殊时期的结束,国铁集团利润实现由亏转盈,营收1.25万亿,净利润达到33亿元,终于摆脱了巨额亏损。
2024年国铁集团营收1.28万亿,净利润达到38.8亿,同比增长17.5%,这是国铁集团业绩最好的一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创下新高,2025年上半年国铁集团盈利15亿,预计全年净利润仍然超过30亿。虽然净利润还不到40亿,但是对于国铁集团这样的央企来说,承担着全国铁路建设的重任和担负着重要的民生基础设施运营,本身就不是以盈利为目标,能不亏损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
更何况,国铁集团在全国有18个铁路局,员工总数超过200万人,仅每年的员工工资开支就是一笔巨资,而且还承担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其中,京沪高铁作为国内最赚钱的高铁线路之一,也公布了上半年业绩。2025年上半年,京沪高铁营收210亿,净利润达到63亿,营收实现0.7%的增长,净利润下滑0.6%,而京沪高铁2024年全年的净利润为127亿,同比增长10%。

根据国铁集团公布的数据,2024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8500亿,涨幅超过10%,投产新线超过3000公里,高铁占79%。截至2024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6万公里,其中高铁4.8万公里。有人说我国的铁路建设是否已经饱和?其实并没有,距离发达国家还有距离,美国人口3亿多,却拥有27万公里的铁路,而我们14亿人口目前只有16万公里。
目前,我国的货运线路仍然无法满足需求,尤其是煤炭、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运输,还需要建设更多的货运铁路,更重要的是,货运线路和重载线路的里程提升,对于国铁集团的盈利和降低负债具有正向作用。要想富先修路,交通对带动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国铁集团掌握着中国铁路交通的命脉,承担着国家战略布局、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大动脉畅通的重任,也通过铁路运输、客运服务等民生工程肩负着央企应有的担当。
以上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决策应该基于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并且要考虑到个人的财务状况、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市场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投资者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性。
#炒股日记##社区牛人计划##创业板指大反包!后市行情怎么看?##盘逻辑:深度解析,理清投资思路##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设备订单暴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