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上市银行市值大涨引发市场关注。上市银行总市值受何因素影响?银行股投资价值何在?如何看待后续走势?
股本结构有所差异
记者从业内了解到,作为A+H两地上市银行,六大行总市值会受到增资、股权结构、AH股两市表现等因素影响。其中,农业银行总股本中A股占比更高,在本轮A股行情中占据结构性优势。
基于股权结构差异,农业银行的股本结构中,A股占91%,H股仅占9%,使其更多受益于A股上涨。建设银行的股本结构中,H股占92%,A股仅占8%,使其更多受益于H股上涨。工商银行的股权结构设计更加平衡,股本结构中A股占76%,H股占24%。
有分析人士认为,为便于与国际同业比较,按惯例通常以美元计算市值。基于六大行股本结构差异,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有助于A股占比较高的银行市值表现,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升值有助于H股占比较高的银行市值表现。由此可见,除基本面以外,农业银行近期市值大涨主要由其A股股权占比大、A股涨幅对总市值拉动效应更多、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共同导致。
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尽管A+H股总市值排位短期发生变化,但在衡量商业银行最核心实力的资本、资金、资产、营收等指标上,工商银行亦不逊色。
截至6月末,工商银行总资产52.32万亿元,稳居六大行首位,也是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从经营业绩看,上半年工商银行实现营收4090.82亿元、归母净利润1681.03亿元,均居行业第一。客户贷款、存款规模保持同业引领地位。
继续看好配置价值
中金公司分析师张帅帅认为,对比其他行业,银行业高股息特征,除了本身收益率(股息率高低)、波动性(盈利能力变化),还有其他行业不具备的规模特征,如对保险机构而言,银行股3%以上较为稳定的股息率,叠加足够大的市值规模,能够满足保险机构资产端OCI账户的配置需求。
对于后续走势,业内人士表示,继续看好银行股稳健性和持续性。
“从中期角度看,银行板块仍在经历重估净资产过程,叠加股票市场的分层逻辑或长期演绎,银行股对于机构投资者的价值有望持续提升。长线配置资金仍属欠配格局,预计后续仍将演绎绝对价值。”中信证券分析师肖斐斐表示,银行估值修复到1倍净资产以上是大概率事件。截至9月5日,银行板块市净率(PB)为0.64倍,仍处于低位。
中泰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戴志锋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银行股是稳定高股息资产,从基本面来讲,银行股正从“顺周期”品种转向“弱周期”品种。资产质量稳健,业绩稳定,造就了银行股息率高且稳定,受到险资等长期资金的青睐。
“建议投资者保持理性,积极关注金融股投资价值,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理念,选择基本面良好、具有长期增长潜力或稳定增长能力的公司,避免一味追涨杀跌,通过大类资产配置等策略在市场中行稳致远。”戴志锋说。
有业内人士表示,仍看好银行龙头股的长期配置价值,如工商银行的市净率在0.7倍左右,仍处于低位,具有典型的“低估值高股息”特征,或成为耐心资本长期资本的重要投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