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近日发布,进一步打开卫星互联网建设及卫星通信市场空间,“重点布局”“抢抓机遇”成为相关板块上市公司的关键词。
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到,《指导意见》明确了卫星通信产业三大发展格局,进一步扩大了通信行业的开放,有助于推动电信运营商与卫星企业形成新合作模式,加快普及卫星通信;民营企业的参与和探索,将为卫星通信市场带来更多活力。
围绕三大赛道扩大开放
《指导意见》从总体要求、有序扩大市场开放、持续拓展应用场景、培育壮大产业生态、优化电信资源供给、加强卫星通信监管和提升协同推进合力等七方面提出了意见。
有序扩大市场开放方面,《指导意见》分别从支持低轨卫星互联网加快发展、支持开展终端设备直连卫星业务、支持探索新型卫星通信业务展开部署。卫星物联网公司鹏鹄物宇CEO徐佳康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指导意见》明确了卫星通信发展的三个赛道。在新型业务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是卫星物联网。”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副所长丁波涛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从4G和5G的发展经验来看,通信业的发展除了要解决技术问题,也要确立合适的商业模式。通过扩大行业准入范围,吸引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也可以充分调动社会的积极性,共同探索适应卫星互联网这种全新通信技术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避免出现5G发展中曾出现的“应用赶不上技术”的难题。
银河航天公共事务总经理徐颖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随着卫星通信业务准入的相关政策不断优化,将有助于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企业创新活力,提升国际竞争力,也将使卫星互联网产业迎来更广阔的应用场景。
上市公司抢抓机遇
业内认为,卫星通信产业的爆发点首先在于卫星互联网作为“新基建”的建设,带动卫星制造产业链,基站和通信终端方面都将迎来新的机遇。华为、中兴等深耕5G领域的设备公司,以及海格通信、熊猫电子等卫星通信终端厂商,可能会转型与运营商合作推出新型卫星终端设备。为了实现与5G网络的互联,基站产业链也将受益于“基站上天”的浪潮。
今年7月,震有科技成立子公司南京有维星通,在卫星通信领域的布局再落一子。新政出台后,震有科技官微发文表示,公司持续在地面核心网系统、星载UPF、卫星物联网核心网、卫星语音编码器、卫星终端等关键技术上深耕,保持行业领先优势。作为天通一号核心网独家供应商,震有科技已承担国际虚拟关口站建设、应急能力升级、汽车直连卫星等重点项目,并成功中标中国电信高通量卫星地面网络建设项目,形成“天星、地网、云资源”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
南京熊猫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持续关注新一代卫星通信领域相关产业发展。公司开展了新一代卫星通信终端的研制和相关研发工作,目前正在按照客户需求推进上述工作。未来,公司将重点布局低轨卫星互联网终端的研发,加大研发和相关投入。
中兴通讯在投资者互动平台称,公司高度重视卫星通信技术发展,布局手机直连卫星、宽带卫星服务、星地融合等前沿技术研发,与合作伙伴一起推进卫星互联网的建设。目前,公司已具备卫星通信系统组网的规划、设计能力,可提供空间段载荷、地面段设备和网络以及终端等卫星互联网端到端通信相关设备。
海格通信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在卫星通信领域,公司是特殊机构市场地面终端的主流供应商和优势企业,是国内拥有全系列天通卫星终端及芯片的主流厂家。在民用卫星通信应用领域,公司抓住卫星通信大众化应用的机遇,成为多款支持“手机直连卫星”功能的手机终端关键零部件供应商之一,与众多主流手机厂商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发展势头良好,并持续扩大在国内主流手机厂商的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