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产固态电池再发重大进展。9月3日,$亿纬锂能(SZ300014)$在官微发布消息称,宣布“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
同时,格林美也宣布与$蔚蓝锂芯(SZ002245)$签署超高比能电池材料联合开发的战略合作协议。3年内推动全固态电池等400Wh/kg以上超高比能锂电池的产业化。其中,蔚蓝锂芯全资子公司天鹏电源的半固态圆柱21700-60HES产品,60HES体系突破350Wh/kg大关。目前天鹏电源作为宇树科技的重要供应商,已经成为具身机器人、eVTOL头部厂家的认可。
此外,8月份,$国轩高科(SZ002074)$宣布,全固态电池金石电池中试线良品率达90%,公司已启动第一代全固态电池2GWh量产线的设计工作。7月份,比亚迪公开超薄锂金属负极制备工艺 ,宣布攻克固态电池产业化最后障碍。赣锋锂业也宣布成功制备出微米级(D50≈3μm)和亚微米级(D50<1μm)的高离子电导率硫化物电解质超细粉体,其400Wh/kg级固态电池循环寿命突破800次;首款500Wh/kg级10Ah产品实现小批量量产。
亿纬锂能:“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
亿纬锂能的“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于2025年9月2日在成都量产基地成功下线。

技术路线:采用三元正极、硅碳负极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组合。
能量密度:300Wh/kg,体积能量密度为700Wh/L。
工作温度范围:可实现-20℃~60℃宽温工作。
循环性能:可实现45℃@1C,2000圈以上的循环。
功率性能:可以实现8C放电。
安全性:可以通过挤压和200℃热箱测试。
量产时间:计划实现2025年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目标400Wh/kg、1000Wh/L。公司将加大资金、设备及研发投入,推进产业化进程。
天鹏电源:21700-60HES半固态圆柱
蔚蓝锂芯全资子公司天鹏电源已率先发布更高安全性、更长寿命、更广温区适应性的新款具备量产能力的半固态圆柱21700-60HES产品,60HES体系突破350Wh/kg大关。

技术路线:采用自主研发的超高镍三元材料(NCMA Ni93),应用低膨胀硅碳负极(SiC/石墨),大幅提升储锂能力,与格林美合作,匹配其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共同推动超高比能锂电池的开发。
能量密度:350Wh/kg,标称容量6100mAh。
工作温度范围:-10℃至65℃。
循环性能:≥800次。
功率性能:能够大幅缩短充电等待时间,满足具身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设备的瞬时高功率需求。
安全性:通过PPR、过充、热箱等严苛安全认证。
量产时间:已完成严格的国外头部客户安全验证,性能表现获得高度认可,量产验证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预计将于2025年年底全面完成。计划2027年量产能量密度500Wh/kg以上的全固态电池,采用适配圆柱电芯的复合固态电解质(硫化物+聚合物)
国轩高科:“金石电池”全固态电池
技术路线:采用硫化物全固态技术路线,通过微纳化固体电解质、超薄膜包覆单晶正极和三维介孔硅负极实现材料端突破。
能量密度:350Wh/kg,体积能量密度可达800Wh/L。
工作温度范围:在-30℃环境中续航保持率仍超80%。
循环性能:电芯循环寿命可达3000次。
功率性能:可以实现8C放电。
安全性:经受针刺、挤压、200℃热箱测试均不起火、不爆炸。
量产时间:2025年启动车规级全固态电池的装车验证,2027年实现小批量生产,2030年实现大规模量产。
比亚迪:60Ah全全固态电池
技术路线:采用硫化物全固态技术。
能量密度:60Ah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高达400Wh/kg,相比传统液态电池有显著提升,意味着电动车续航里程有望突破1000公里。
工作温度范围:采用复合卤化物电解质技术,低温性能显著提升,在-30℃环境下放电效率可达85%。
循环性能:高达10000次。
功率性能:支持10C超快充,充电10分钟可续航400km。
安全性: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不易燃、不挥发,相比传统液态电池更加安全,通过了针刺、热箱等极端测试。
量产时间:2024年,比亚迪完成了60Ah全固态电池的中试下线,计划2027年启动全固态电池的批量示范装车应用;2030年后实现大规模量产上车。
赣锋锂业:10Ah全固态电池
技术路线:在硫化物和氧化物电解质路线均有布局,负极采用独创的双壳层碳包覆技术,使硅基负极在3A/g大电流下容量衰减率仅为0.05%/次,循环1000次后容量保持率超50%。
能量密度:400-500Wh/kg。
工作温度范围:在极低温寒冷条件下仍保持强劲动力。
循环性能:循环寿命突破800次并完成工程验证,具备规模化应用潜力。
功率性能:放电倍率最高可达25C。
安全性:顺利通过200℃热箱与针刺等严苛的安全测试。
量产时间:首批样品计划于2025年完成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