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04 16:10:20 股吧网页版 发布于 上海
资源品牛市回归,如何抓住周期轮动机会?

行情强势,有色行业领涨。本周市场表现强势,中信一级通信行业领涨,涨幅12.55%,有色金属和电子涨幅分别为7.59%和5.94%,为列第二和第三。有色三级行业表现突出,稀土上涨15.57%,钨上涨12.93%,铜上涨9.47%其他品种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说实话,这种板块轮动的节奏很有意思。通信和电子涨得好,大家可能觉得是科技主线回来了,但有色这种“老经济”板块能排在第二,说明市场的逻辑并不单一。特别是细分领域的稀土、钨、铜这些品种,涨幅都不小,显然不是散户情绪能推动的,背后有更大的资金在布局。

从价格层面看,本周贵金属和工业金属的表现可圈可点。黄金继续创新高,COMEX黄金期货周涨3.02%至3475.5美元/盎司,白银更是大涨8.21%。工业金属也在回暖,LME铜、铝、镍、锡都有不同幅度上涨,其中锡价单周涨6.07%比较显眼。稀土产品虽然小幅回落,但钨精矿和仲钨酸铵分别大涨15.42%和13.88%,钴价也涨了3.83%。这种全面开花的态势,说明有色行情不是单一品种的博弈,而是整体性的板块重估。

为什么有色突然这么强?我觉得有几个逻辑支撑。一是美国降息预期越来越明确,这对大宗商品是直接利好,特别是金融属性强的铜和黄金。二是全球制造业需求确实在复苏,新能源、高端装备这些产业对金属的消耗量很大,供需格局逐渐转向紧平衡。三是地缘政治不确定性还在,贵金属的避险功能依然被看重。

另外从业绩层面看,2025年上半年有色板块的业绩普遍不错。多家机构的中报总结都提到,工业金属和贵金属价格上涨带动企业盈利改善,板块景气度有望延续。随着商品价格继续走强,这种业绩强化效应可能会更加明显。

往后看,有色行业的行情可能还没结束。一方面,美联储降息周期一旦正式启动,美元流动性改善会直接利好资源品定价;另一方面,国内政策也在持续发力,新能源、基建、制造业升级都会增加对有色金属的需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板块内部分化也会加大,比如锂价还在承压,而钨、钴这些小金属品种可能因为供给约束表现更强。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有色行业虽然机会明确,但研究和跟踪门槛并不低。既要懂宏观利率和汇率,又要跟踪细分品种的供需变化,甚至还要关注地缘政治事件的影响。这种复杂背景下,借道基金可能是更稳妥的选择。

比如$南方周期优选混合发起C$ ,这只产品的基金经理鲍宇晨在周期领域深耕多年,对资源品的节奏把握比较有经验。从业绩来看,近1月收益率13.42%,近3月上涨32.39%,近6月累计涨幅33.13%,说明确实抓住了这波行情。它的前十大持仓聚焦中钨高新、紫金矿业、赣锋锂业等资源企业,合计占比34.56%,恰好踩准了这轮能源金属的上升节奏。

当然,如果是长期布局,可以考虑搭配一些宽基指数作为底仓。

比如$南方中证A500ETF联接C$ ,它紧密跟踪中证A500指数,覆盖沪深两市500家行业龙头公司,手续费低、流动性好,既能把握股市整体向上的机会,又能分散单一行业波动风险,适合作为核心持仓长期配置。

总之,有色的行情背后有宏观、产业、政策多层逻辑在支撑,不是短期炒作。如果你也认同资源品周期回归的逻辑,但又不确定具体品种的节奏,不妨关注那些有能力把握行业贝塔的基金产品。投资有时候不需要抓住每一个波动,看对大趋势往往更重要。

 $南方周期优选混合发起A$ $南方中证A500ETF联接A$ #大科技全面回调!如何应对?##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设备订单暴增##九月基金投资策略##9月你看好哪条投资主线?##指数操盘手集结令#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