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波动如期放大,昨天靠银行强力维稳(银行板块逆势上涨近2%),上证指数跌幅控制在0.5%以内,但是wind全A指数下跌近1.5%,成交金额依然在2.9万亿。
科技成长板块调整幅度居前,一方面是随着关键时间节点临近,市场的信心有所动摇;二是确实局部持仓、交易拥挤度过高,尤其是光模块,再次形成了“净值上涨—>资金申购—>继续买入”的资金循环。
由于本轮行情更多是由资金面驱动,基本上成交额与大盘点位同步上行。中期维度的市场格局,关键还得看成交额,3万亿以上的成交额所对应的指数点位跟2万亿的成交额肯定是不一样的。
如果后续全市场成交成交额依然能够维持在2.5-3万亿的水平,那市场大概率还是会延续目前的轮动上行的节奏。
国防军工跟随市场情绪波动,调整幅度幅度略小于科技成长风格,主要还是前期相对滞涨。主机厂依然相对韧性,成飞、洪都、中兵等均逆势翻红,主机厂整体还是抗跌。
短期的博弈已经非常充分了,毕竟都是明牌,资金也都极度“聪明”,所以对于这样的板块,更多的还是要用逆向思维。就类似于过去几年沈飞的股价走势,往往股价领先于基本面走势,所以对这类股票的投资往往要反着来,利空落地即为买点,而利好兑现即为卖点。
对于板块而言,9月份最重要的事情是寻找一个买点,重新布局四季度的行情。这里头涉及两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四季度会有确定性的行情?
之前的行情其实都是处于预期阶段,而四季度开始有实质性订单落地,不管是内需军品,还是军贸订单,都会有实质性进展。具体来看,再强调下四个方面的逻辑:
1)国防军工三季报将迎来全面改善,预计10月下旬开始披露;
2)军贸订单或有实质性进展(中航成飞已有积极进展,期待后续中航沈飞的框架协议落地);
3)十五五规划订单,备产订单提前下达,预计最晚10月份开始,上游电子元器件公司的订单将出现环比改善(不排除9月份就能看到改善);
4)参考2020-2021年节奏,明年财报业绩有望进一步改善,估值切换带来跨年行情。
第二,怎么找买点?
如果板块能缩量,那就完美买点,目前我给的阈值是中证国防指数300亿左右(模糊的正确)。
如果市场不缩量,板块可能也不会缩量,那就封调整逐步买。就像今天这种盘中调整的机会,也是可以逐步买的。
可以考虑以上两种方式相结合,调整的时候的慢慢买,缩量的时候加大买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