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02 23:12:14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湖北
这羽绒服,真会意
发表于 2025-09-02 17:09:22 发布于 广西

最近有一件大事值得关注:全国28个城市2024年地铁年报相继公布,万万没想到,26个城市的地铁全部亏损,只有2个城市在盈利。从地铁“成绩单”来看,各大城市的地铁盈利主要依赖于政府补贴,如果没有补贴资金,全国26个城市地铁全部亏损。

其中,作为曾经国内最赚钱的地铁,深圳地铁2024年也亏麻了!根据深铁发布的报告,2024年净利润亏损334亿,相当于每天都要亏损接近1亿。要知道,深圳地铁作为昔日全国地铁“盈利王”,2019年的净利润达到117亿,在随后的5年时间里一直盈利,净利润合计270亿,但是2024年直接来了个大转弯,直接巨亏334亿。

深圳地铁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对万科的投资,因为万科2024年净利润亏损497亿,作为大股东的深铁,出现亏损在所难免。深铁一直在学习香港地铁的模式,用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是地铁票务收入,另一方面则是物业开发商的身份,这些年正是因为投资了万科,才赚得盆满钵满,如今亏损也恰是因为万科的利润亏损。

即便如此,深圳地铁也要救万科,毕竟地铁只靠卖票是很难盈利的,深铁轨道业务相关收入130亿,但是成本却高达160亿,一直在亏损,而站成一体化的毛利却能达到30%以上,即便房地产现在不景气,但仍然比地铁卖票赚钱。在“土地财政”的模式下,深圳地铁的盈利完全没问题,每年可以盈利100多亿,但是当房地产走下坡路时,地铁就会跟着出现亏损,成也地产,败也地产,深圳地铁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此外,北京地铁的客流量高居全国前列,2024年照样亏损216亿,财政补贴就达到了248亿,青岛地铁亏损88亿,成都地铁亏损近70亿,宁波地铁亏损75亿……地铁的亏损逐年扩大,2020年全国15个城市地铁亏损,2021年上升到19个城市,如今达到了26个城市,这还只是公布了年报的城市地铁,还有一些城市并未公布数据。

除了亏损,高负债率也是各大城市地铁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窘境,目前全国地铁的总负债已经超过4万亿。其中武汉地铁的负债超过2000亿,每年利息都要达到百亿,大部分城市地铁的负债率为50%-80%左右,兰州地铁负债率最高,达到82%。明明地铁经常挤满人,为什么总是无法盈利?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

首先,地铁的建设成本非常高,和地面交通不同的是,地铁建设主要在地下,每公里的造价达到七八亿左右,遇到地形复杂的每公里需要花费10亿。以上海为例,上海地铁19号线每公里造价高达20亿,远远超出其他地铁的造价,再算上房屋拆迁、管道改道等支出,整体的建造成本就会居高不下。

其次,地铁的后期运营成本非常高,其中人工成本的支出也非常高。根据重庆地铁发布的报告,运营成本达到60亿,其中人工成本达到32亿,占比达到53%。以北京为例,地铁运营一年的电费就达到10个亿,后期维修费用8个亿,折旧费用80亿,人工成本接近30亿,再加上其他相关后期运营费用,每年的运营成本接近150亿。

第三,盲目扩张也是地铁亏损的重要原因。在房地产快速发展的20多年时间里,很多城市的地铁也迎来快速建设期,地铁站设立的地方会抬升地价,然后卖给开发商建设住宅,等住宅入住率升高之后,学校、医院和商超也会相继建设,大量人口聚集,对地铁带来正向收益。

在以前,这种模式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当房地产下行,城市大规模扩张时代结束的时候,这种盲目扩张的弊端就会显现出来。毫不夸张的说,有些城市的地铁站出来之后是杂草丛生,不要说看不到人,甚至连一只狗都看不见,不亏损才怪。

所以,地铁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建设成本和后期运营维护成本太高,仅仅靠低票价不可能实现盈利,再加上一些城市盲目扩张,摊子铺得太大,后期连偿还银行贷款利息都很困难,更不要说盈利了。那么,票价上涨能否解决地铁亏损的问题?显然不现实,因为地铁本身是带有公益性质的公共交通,票价不能太高,涨价太狠反而会损失客流量,带来反作用,因此即便地铁票价上涨也是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但票价上涨也无法解决亏损问题。

2024年全国只有2个城市地铁实现盈利,或许可以为其他城市的地铁带来借鉴,这两个城市分别是:上海地铁、福州地铁。上海地铁创新开创了融资租赁模式,在地铁站台屋顶盖上分布式光伏电站,每年带来稳定收益,重点是上海地铁将客流量与商超、地下商铺之间实现了完美对接,非票务收入大幅提升,而福州地铁主要是通过TOD模式,通过站点周边的土地增值带来收益。

地铁疯狂扩张的时代已经过去,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城市地铁建设被叫停,盲目扩张已经不可取,需要因地制宜的发展。地铁为一座城市带来了就业、交通便捷性、带动沿线地区发展等诸多好处,带动了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地铁一方面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另一方面也是市场经营者,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同时,也要兼顾商业盈利需求。

以上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决策应该基于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并且要考虑到个人的财务状况、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市场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投资者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性。

#炒股日记##社区牛人计划##A股突发调整!摩根士丹利:未过热##机器人板块爆发!如何掘金产业链?##机构再次看多黄金!如何布局黄金股?#

@东方财富创作小助手 @股吧话题 @社区精选

$上证指数(SH000001)$$万科A(SZ000002)$$基建ETF(SH516950)$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