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杉这份中报,是真的让人眼前一亮。
上半年,营收98.58亿元,同比增长11.78%;归母净利润2.07亿元,暴涨1079%!扣非归母净利润也大涨605.24%。第二季度单季利润特别能打,环比增长426%。两大核心主业合计实现净利润4.15亿元。
业绩炸裂,十倍增长,逆境翻盘——在行业波动和股东重整的双重压力下,这份成绩单来得太及时。周婷董事长带领的新管理层,不仅稳住了局面,更是用实打实的业绩回应了所有质疑。
我之前对杉杉不算特别乐观。负极和偏光片,两个赛道都挺“卷”,技术迭代快、成本敏感度高,后来者其实很难突围。但这次中报,杉杉却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韧性。
“负极+偏光片”的双核心布局,显示出极强的战略定力和业务协同能力。尤其在新能源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它能逆势跑出来,说明内部运营和成本控制确实下了硬功夫。
负极材料这块,杉杉的客户名单非常亮眼,几乎覆盖了全球头部电池企业。这不仅是市场份额的体现,更是技术、品质和供应链稳定的综合证明。快充产品持续领先,硅碳、硬碳等新材料也顺利量产,说明研发始终在线。
更关键的是成本。云南基地通过工艺升级大幅降低石墨化成本,自供率提升带来的是全链条的竞争力。在人造石墨这个红海市场,能做到全球出货量第一,靠的不是运气,是实打实的效率和规模。
偏光片业务则是另一个“隐形冠军”。全球大尺寸LCD份额占三分之一,电视和显示器用偏光片都是全球第一,这种市占率本身就是极深的护城河。
更重要的是,这个行业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产能正加速向中国集中。未来几年,中国厂商的全球产能占比会持续提升,杉杉作为龙头,吃透这波红利是大概率事件。
即使在日元汇率波动和原材料上涨的背景下,偏光片业务依然实现了销量增长和盈利优化,说明公司的成本管控和产品结构升级非常到位。
当然,最值得说的还是“人”。去年底,周婷董事长临危受命,外界不乏质疑之声。但她几乎第一时间就进入状态:跑银行、见客户、抓内控、稳团队。
尤其在债务重整这个关键节点,她主动沟通,争取到了缓冲空间,同时还成功引入了银团贷款,为公司的独立经营赢得了时间。这说明什么?说明管理层不仅懂业务,更懂战略和沟通,关键时刻能扛事、能破局。
在上半年的内部会议上,周婷反复强调“凝心聚力,夯实核心竞争力”。这听起来像句套话,但他们真的做到了。从审计内控到产线优化,从客户对接到成本管控,整个公司的运营效率明显提升。
现在看杉杉,已经逐渐走出了“至暗时刻”。业绩拐点清晰,战投预期增强,新技术开始放量,行业地位稳固。下半年,如果重整顺利落地,叠加行业复苏趋势,公司的想象空间还会更大。
股价的上涨,只是市场对基本面变化的即时反应。更重要的,是杉杉通过这份中报重新证明了自身的韧性和价值,也让投资者对管理层的执行力和战略定力有了更强的信心。
$杉杉股份(SH600884)$@东方财富创作小助手 @股吧话题 @社区精选 #社区牛人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