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铜供给增加有限,而需求稳定增长,供需不平衡导致铜价易涨难跌。
按照铜的消费结构,电力行业占比约45%-48%,是铜最大应用领域,主要用于电网建设、变压器、电缆等;其次为交通运输,占比12%-15%,新能源汽车用铜量是燃油车的4倍(单车约80-120kg);建筑行业占比8%-10%,受房地产调控影响增速放缓,但绿色建筑(如铜水管、光伏屋顶)提供新增长点;家电/电子:占比14%-15%,智能家电、5G基站、数据中心等驱动高端铜材需求;新能源(风光电)占比快速提升,光伏单GW耗铜约90吨,风电单GW约40吨。
总量方面,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铜需求约2800万吨,年均增速4%-5%(历史均值2%),电力和新能源车为核心增量。2030年全球需求或突破3000万吨,未来5年铜需求增量主要来自新能源车+风光电+电力基建三大领域,年均增速超4%。
长期来看,供给端增量有限,结构性矛盾突出,需求端中长期看新能源行业依然是推动全球铜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此外,美国即将进入降息周期,美元贬值趋势导致贵金属大宗商品价格有望持续波动抬升。


一、先给结论:铜板块的想象空间,还远没到顶
对铜的核心判断一直很明确:供给端是铜价的 “安全垫”。哪怕需求暂时不给力,全球铜矿产能紧张的格局也能托住价格,所以大家根本不用慌。
但现在更关键的变化在需求端:美国经济软着陆的预期越来越强。这意味着全球铜需求的 “发动机” 可能重新启动,叠加国内稳增长政策的发力,铜价的上升空间值得期待。
这种情况下,以紫金矿业为代表的铜企会迎来一个重要机会:EPS(业绩)和 PE(估值)的双重共振。简单说,就是业绩可能变好,市场还愿意给更高的估值,股价自然有支撑。
当然,不止紫金,洛阳钼业、藏格矿业等在铜矿领域有布局的企业,也可能跟着受益。具体能涨多少?得等 10 月份之后,看看铜的供需数据拆分,才能更清楚铜价中枢能上移多少。到时候结合紫金的三季报,再细聊估值。
二、一个关键指标:帮你判断铜的交易节奏
想把握铜板块的短期和中期机会,得看一个指标:伦铜投资基金多头持仓占比。
铜价的支撑主要来自两拨资金:
宏观资金:把铜当 “类黄金” 资产,跟着美元和实际利率走。美元弱、预期降息时,这类资金就爱买铜。
产业资金:更关注供需基本面,比如下游需求好不好、库存多不多。
而伦铜基金多头持仓占比,直接反映了宏观资金的参与程度。这个比例越高,说明宏观资金越看好铜。
回顾历史就能发现规律:
2024 年 2 月那波上涨,就是宏观资金在 “发力”。从 1 月的低点到 5 月,持仓占比翻了一倍(到 18% 左右),紫金矿业的股价和伦铜价格也跟着大涨。
但要注意:如果只是 “交易降息预期”,涨幅可能有限(比如 2024 年那波,紫金从 24 元涨到 38 元,涨幅约 40%)。真正的大机会,是在降息之后,经济真的 “软着陆”,需求实实在在起来的时候 —— 比如 2019 年,紫金后复权股价从 8 元涨到 27 元,涨幅超 200%!
三、现在该怎么看?
目前的情况是:宏观资金的参与度还比较低。这意味着,从 25 年 4 月到现在,市场还没怎么炒作 “降息” 逻辑。
那紫金最近的上涨是什么原因?更多是产业资金对之前过度悲观预期的修正。毕竟,之前市场对铜需求太悲观了,紫金的 TTM 市盈率一度只有 12 倍,现在修复到 15 倍左右,也算合理。
但这只是开始。如果后续市场开始交易 “降息预期”,铜价可能有一波短期抬升。而如果美国真的软着陆、全球需求回暖,那涨幅可能会很可观。
更重要的是,紫金现在 15 倍的 PE,距离需求真正爆发时的估值水平,还有不小的爬升空间。
总结
铜板块的逻辑正在从 “供给托底” 转向 “需求发力”,紫金矿业等标的的机会值得关注。通过 “伦铜基金多头持仓占比” 这个指标,能帮你判断宏观资金的情绪,更好地把握节奏。
后续我会持续跟踪铜的供需数据和企业财报,有新的变化再和大家及时分享。觉得有用的话,别忘了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