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宏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1396.SZ,下称“宏景科技”)发布定增预案,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不超过4605.53万股,募资总额不超过13.54亿元。
其中,拟使用10.54亿元募集资金投向“智能算力集群建设及运营项目”,用于采购高性能算力服务器,经调优组网后为客户提供算力服务,建设周期12个月;3亿元补充流动资金,缓解业务扩张压力。
据悉,宏景科技原为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供应商,深耕政府及企业客户近三十年,业务覆盖医疗、教育、政务等领域。
但2023年起,公司战略重心全面转向算力。
其中在2023年,公司试水智算中心建设,实现营收1.16亿元;2024年,公司签订算力合同额13.38亿元,营收4.66亿元,同比激增302.38%;2025年上半年,公司算力业务营收飙至10.84亿元,占总营收91.2%,合同额高达33.03亿元。
业务转型快速推进,公司由此实现业绩“逆袭”。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亏损963万元,而在2025年同期净利润达6028万元,同比增长725.73%。这一增长几乎完全依赖算力业务,传统智慧城市业务已逐渐边缘化。
根据公开资料,目前公司已落地粤港澳大湾区AI计算集群、中山大学训练集群、中国移动宁夏算力服务等项目,客户涵盖政府、高校、通信巨头及京东等科技企业;并在近两年持续优化算力组网与运维技术,项目经验覆盖大规模集群部署。
就整体行业而言,随着市场需求爆发,供需缺口显著。就宏景科技而言,仅2025年上半年,公司签订算力业务规模就已达上年全年的2.5倍。
“宏景科技的转型是中小型IT企业应对行业洗牌的缩影。”相关行业从业人士指出,“其凭借政府及国企客户资源快速打开算力市场,但13亿重资产投入后,需证明自身具备持续获客与技术服务增值能力,而非简单‘卖服务器’。”
当前,算力行业竞争趋向白热化,数据统计,头部云服务商已垄断60%以上市场份额,宏景科技以“集成运营商”身份切入,将需直面技术生态和成本控制的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定增披露前一个月(7月22日),公司董事兼总经理林山驰、董事兼副总经理许驰宣布减持计划,各拟减持153.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理由为“实缴合资公司出资及个人资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