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兴业银行半年报分析;
1、兴业银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04.58亿元,同比下降2.29%,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29个百分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1.41亿元,同比增长0.21%,增速由负转正(一季度同比-2.22%);基本每股收益1.91元,与2024年上半年的1.94元相比,下降了1.55%,2025年第二季度每股收益为0.76元,同比2024年第二季度的每股收益0.77元,少了0.01元。不良率为1.08%,环比上升1bp,不良余额634.93亿元,拨备覆盖率为233%,环比下降4pct,2024年度分红每股1.06元。净息差1.75%低于招行(1.98%),
2、总资产10.61万亿元(较上年末+1.01%),贷款余额5.9万亿元(+2.91%),负债端存款余额5.87万亿元(+6.10%),同业负债成本显著下降(付息率降47个基点)。从资产端来看,以公司金融业务见长的兴业银行,公司贷款占比得到进一步提升。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贷款占比62.15%,较上年末上升2.15个百分点;个人贷款占比33.26%,较上年末下降1.45个百分点;票据贴现占比4.59%,较上年末下降0.70个百分点。
3、资本充足率;
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18%、11.35%和9.54%,同比分别下降了26个基点、提高了32个基点和6个基点。二季度大股东可转债转股增加资本86.44亿元,存量可转债未来成功转股,可进一步提高资本充足率。
4、股东人数继续减少,前10大股东持股比例小幅提升;
2025-06-30 股东人数19.13万 -6.23%
2025-03-31 ---20.40万 -1.62%
2024-03-31 ---29.96万
股东人数由一季度末的20.40万减少至19.13万,减少了6.2%,与去年二季度末相比,股东减少了7.55万,降幅为28.3%。股权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比年初少了十万户降低速度非常快,散户卖出,机构接盘。
前10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9.17%,环比提高0.18个百分点。其中福建财政厅位列第4大股东,与其全资持股的福建金融投资公司合计持股43.54亿股,为第一大股东。2025年5月14日和27日,福建财政厅先后将持有的8643.68万张可转债转换为3.88亿股普通股,涉及资金约86.44亿元。香港中央结算公司减持了4413万股。
二、招商银行半年报分析;
2025年上半年招商银行营业收入1699.69亿元同比下降1.72%,归属于股东净利润749.30亿元,同比增长0.25%。净利息收入1060.85亿元,同比增长1.57%,非利息净收入638.84亿元,同比下降6.73%,净息差(集团)1.88%同比下降12个基点,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76.02亿元,下降1.89%,资产总额12.6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16%,不良贷款率0.93%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410.93%,下降1.05个百分点,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AUM)16.0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39%。基本每股收益2.89 元。
1、 营收与利润分析;
招商银行2025年上半年营收略有下降,但净利润实现了小幅增长。这背后主要有以下原因:
净利息收入保持正增长(1.57%),得益于负债成本的有效控制(客户存款年化平均成本率同比下降34个基点至1.26%)和贷款规模的稳健增长。
“降本增效” 效果显现,业务及管理费同比下降0.52%,助力了利润增长。
非利息收入的下滑(-6.73%)则主要受代理保险收入、资产管理手续费以及银行卡手续费收入下降等因素拖累。
2、业务发展亮点;
大财富管理业务回暖:“大财富管理收入”(含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和托管)达208.6亿元,同比增长5.45%。其中,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27.97亿元,同比增长11.89%。
具体看:
代销理财(45.91亿元,+26.27%)、代理基金(24.38亿元,+14.35%)、代理信托(15.63亿元,+46.90%)及代理证券交易(8.23亿元,+66.94%)收入增长显著。
代理保险收入(32.09亿元,-18.76%)是主要拖累项。
零售业务根基稳固:招商银行继续巩固其“零售之王”的地位。
零售客户总数达2.16亿户(含借记卡和信用卡客户),较上年末增长2.86%。
零售金融业务对全行营收和利润贡献占比均在55%以上。
私人银行客户(月日均总资产超千万)18.27万户,较上年末增长8.07%。
资产质量保持优异:不良贷款率降至0.93%,拨备覆盖率410.93%,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贷款不良率0.93%,较上年末下降0.13个百分点。此外,重点区域市场份额(如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和海西等)持续提升。
3、 战略转型与未来展望
面对行业趋势,招商银行积极布局未来:
首次提出“AI First”战略:在“数智招行”基础上,强调人工智能技术重塑业务生态。
应对净息差收窄挑战: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做强轻资本的大财富管理业务来应对行业性的净息差收窄压力。
中期分红回报股东:招商银行首次开启中期分红,计划将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5%用于现金分红,预计在2026年1月至2月间实施。这体现了公司对股东回报的重视和对未来现金流的信心。
综合聊聊;
兴业银行市盈率(TTM):6.14倍,市净率:0.60倍,每股分红1.06元,股息率4.71%,业绩小幅度增长,分红就有保障,估值便宜,中特估,市值管理,可以继续期待。
股东人数减少;
2025-06-30股东人数 41.04万 -5.65%
2025-03-31 ----43.50万 +3.31%
2024-12-31--- 45.92万 -12.05%
2023-12-31--- 67.65万
股东人数相比23年底少了26万,比一季度末也减少两万,比年初少了4万,国家队买入指数基金,保险资金举牌买入,股东人数快速减少。散户底部卖出了便宜的筹码。
综合聊聊;
总体来看,招商银行2025年上半年的表现可圈可点。其在净利润上实现了小幅增长,财富管理业务显著回暖,资产质量保持稳健,并且零售业务的护城河依然深厚。挑战方面,营收小幅下滑 、净息差继续收窄 以及非息收入中部分业务线的疲软 仍需关注。未来,招商银行在 “AI First”战略 、大财富管理的深化 以及持续的数字化与区域特色化经营 方面的进展,将是其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同时,行业整体净息差的下行压力 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仍是需要持续观察的外部因素。
估值情况;招商银行A股7.58、PB=1.02、股息率=4.66%。H股最新估值PE7.73、PB=1.04、股息率=4.46%。A股PB估值处于近十年百分位21%的位置,属于较低估区间。
三、六大行半年报业绩情况简单分析;
工商银行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091亿元,同比增长1.8%;归母净利润1681.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
农业银行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97.93亿元,同比增长0.7%;净利润1399.43亿元,同比增长2.5%。
中国银行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175.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9%;营业收入3294.18亿元,税后利润1261.38亿元。
建设银行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经营收入3859.05亿元,同比增长2.95%;净利润1626.38亿元,同比下降1.45%。
邮储银行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达到1794.46亿元,同比增长1.5%;归属于银行股东的净利润492.28亿元,同比增长0.85%。
交通银行半年报显示,上半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333.6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60.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77%、1.61%。
综合聊聊;
银行半年报业绩基本保持稳定,最赚钱的行业,护城河,门槛都非常宽阔。上半年业绩增长银行股价上涨幅度大一点,自选股平安银行算是最垃圾的银行股,业绩下滑的,所以估值也非常便宜,股息率也高。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江苏银行业绩都是增长的,估值也高一点点。目前A股市场只有银行股还是整体破净的,四大行股息率已经到四个点左右了,股份制银行也到五个点以下了,农业银行股价上涨最猛烈,股息率到3.5%,距离三个点股息率也是一步之遥了。城门立木。银行股慢慢都可能向三个点靠拢。便宜是硬道理,成长是真功夫——低估值是基础,成长性是超额收益来源,高股息度一切苦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