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8 18:29:00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山东
转发
发表于 2025-08-28 17:34:09 发布于 上海

今天市场在午后惊魂一跳,上证指数一度跌1%,大家都恐惧黑色星期四惯性上演,但好在立刻被拉起,一直涨到收盘,上演了一出轰轰烈烈的深V反攻大戏,这就是牛市的常见戏码,调整日内就完成了,AI主线大龙头寒武纪、中芯国际、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胜宏科技纷纷暴涨创历史新高!

2007年、2015年和2021年三轮牛市顶点时,居民存款总额/GDP沪深300股息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这两个关键指标的数值比较清晰地揭示了牛市顶点的共性特征。本文尝试如何利用这些指标来判断股市何时可能见顶。

三轮牛市顶点关键指标汇总

如何通过这两个指标判断牛市顶点

这两个指标分别从宏观资金面和资产相对吸引力两个维度,为判断牛市顶点提供了重要线索:

1. 居民存款总额 / GDP 比值:衡量“存款搬家”的极限

核心逻辑:该比值衡量的是居民财富中沉淀在存款这一低风险投资渠道的比例。在牛市中,持续的上涨行情会吸引居民将存款“搬家”到股市,从而推高该比值。

如何判断顶点

趋势:随着牛市发展,该比值通常会经历一个从高位持续下降的过程,这对应着居民存款的加速入市。

顶点信号:当该比值降至历史低位或阶段性底部时,往往预示着“存款搬家”的能量已接近枯竭,新增资金入市的动力衰竭,市场见顶的风险极高。

从历史数据看

2007年顶点:比值降至约64%,为历史极低水平,随后市场见顶。

2015年顶点:比值降至约78%,为当时的一个阶段性底部,随后市场见顶。

2021年顶点:比值降至约87%,同样是一个显著的低点,随后市场见顶。


2. 沪深300股息率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衡量股票相对债券的吸引力

核心逻辑:这个比值是“股债性价比”的一种直接体现。它将股票的即时分红回报(股息率)与债券的无风险收益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进行直接比较。

比值高:意味着股票的分红收益远高于债券,股票资产极具吸引力,通常是市场底部的特征。

比值低:意味着股票的分红收益接近甚至低于债券,股票的吸引力下降,投资者可能更倾向于配置债券,通常是市场顶部的特征。

如何判断顶点

趋势:在牛市中,随着股价飙升,沪深300股息率会不断下降,而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相对稳定,导致该比值从高位持续下滑

顶点信号:当该比值降至1以下,甚至接近历史极低水平时,意味着股票的相对吸引力已变得非常差,市场泡沫化程度高,见顶风险极高。

从历史数据看

2007年顶点:比值降至约0.18(股息率0.49%,国债收益率约2.7%),为历史极低水平,随后市场见顶。

2015年顶点:比值降至约0.88(股息率1.54%,国债收益率约1.75%),已低于1,随后市场见顶。

2021年顶点:比值降至约0.97(股息率1.74%,国债收益率约1.8%),同样低于1,随后市场见顶。

2025年8月28日关键指标最新数据

对比分析与解读

相较于历史牛市顶点(2007年64%/0.18,2015年78%/0.88,2021年87%/0.97):

存款/GDP比值:当前119%远高于历次牛市顶部,反映居民储蓄倾向仍处于历史高位,存款搬家效应尚未充分启动

股债收益比:当前1.73显著高于历次牛市顶部,表明股票资产(以沪深300为代表)相对债券仍具备较高吸引力,市场风险偏好尚未达到泡沫化阶段

综合来看,两大指标均显示当前市场(2025年8月28日)尚未出现牛市见顶的典型特征,后续需密切关注居民存款流向及股债相对估值变化。

#牛市逃顶指南# 总结

通过这两个指标判断牛市顶点的核心在于识别“物极必反”的临界点

资金面:“居民存款/GDP”比值降至低位,标志着存款搬家接近尾声,新增资金后继无力。

估值面:“沪深300股息率/国债收益率”比值降至低位,标志着股票相对债券的吸引力丧失,估值泡沫化严重。

当这两个指标同时或先后发出“极端”信号时,往往就是牛市最疯狂的阶段,也是风险最高、最应该警惕的时刻,这个时候需要保持清醒,不赚最后一个铜板,鱼尾行情很容易卡喉咙。

$新易盛(SZ300502)$$中际旭创(SZ300308)$$天孚通信(SZ300394)$

#社区牛人计划#

#PCB产业链狂飙!AI拉动更新需求#

#寒王登顶股王!能否打破“茅台魔咒”?#

#【悬赏】2025中报揭幕!谁把握住机遇?#

#炒股日记#

@股吧话题 @社区精选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