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场里最“妖”的票是谁?科森科技必须得提一提。从8月15日开始,短短几个交易日,股价最大涨幅直接冲上61%,8月21日更是报收13.87元,连续第五个交易日强势上行,成为当前市场里最显眼的那一个。你可能要问,一家主营业务还在消费电子结构件的公司,怎么突然就成了资金围猎的香饽饽?
其实,这背后不是单一逻辑在起作用,而是几条主线在共振。我翻了下资料,科森科技的标签特别多:苹果概念、华为概念、机器人、折叠屏、固态电池、VR……几乎踩中了当前所有热门赛道。而真正点燃市场情绪的,是两条主线——消费电子的复苏预期,和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实质性推进。
先说消费电子。三季度历来是行业传统旺季,苹果定在9月10日发布iPhone17系列的消息已经传得沸沸扬扬。更关键的是,郭明錤和摩根大通都透露,苹果的折叠屏iPhone预计在2026年秋季发布,售价可能高达1999美元,未来几年销量预期数千万台。这对整个“果链”来说,是实打实的增量空间。科森科技作为苹果的结构件供应商,本身就具备基本盘支撑,再加上市场预期它可能切入折叠屏转轴等高价值环节,想象力一下子就打开了。
另一条线,机器人概念的催化也不容忽视。虽然公司已经澄清“不生产机器人”,但明确提到为某品牌家用机器人提供结构件,且2025年上半年相关收入占比约1%。别小看这1%,在当前这个阶段,只要有“切入供应链”的信号,就足够引发资金联想。尤其是最近人形机器人领域动作频频——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刚在北京开幕,特斯拉、小米等大厂都在加速布局,资本市场已经从“主题炒作”转向“订单验证”。像埃斯顿、夏厦精密这些核心零部件厂商,都已经拿到实际订单,行业正从概念走向量产。科森科技作为具备精密制造能力的供应商,自然被市场归入这条高景气赛道。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短期催化剂:资产处置收益。公司全资子公司地块被收回,获得1.18亿元补偿,预计增厚税前利润4800万元。虽然上半年仍预亏,但亏损幅度同比收窄,加上这笔非经常性收益,业绩预期明显改善。再加上控股股东质押比例从55%降到31%,股权结构更稳定,市场信心也在修复。
所以你看,科森科技这波行情,表面看是“妖股”连板,实则背后有消费电子回暖、折叠屏放量预期、机器人产业链落地、资产收益增厚、股权结构优化等多重因素叠加。我不是说它现在就值得追高,毕竟短期涨幅已大,公司也反复提示风险。但它的走强,确实反映了当前市场的一个偏好:资金正在寻找那些既有基本面边际改善,又身处高成长赛道的“交集型”标的。
这种行情,你说是炒作,它有逻辑;你说是价值,它又带情绪。作为投资者,与其盲目追涨,不如冷静看看:它背后的逻辑链条是否可持续?等这波热度过去,真正能兑现业绩的,又是哪些环节?这才是接下来更值得琢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