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噪一时的十倍大牛股正丹股份(300641.SZ),被曝发生一起内幕交易案。
2025年8月15日,安徽证监局公布行政处罚决定书,正丹股份原副总经理宋金留,因在业绩发布前的敏感期,内幕交易及建议他人买卖正丹股份,个人非法获利逾240万元,最终被罚没合计约1023万元。
公开信息显示,宋金留,男,1962年出生,在正丹股份工作多年,2022年8月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辞去公司副总经理一职。处罚决定书透露,宋金留退休后继续在上市公司担任市场经营顾问,在与内幕信息知情人、正丹股份董事长曹正国一同出差后,大举买入正丹股份。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内幕交易破坏市场公平,让掌握内幕信息的少数人获取不当利益,可能导致股价异常波动,扰乱正常市场秩序,损害普通投资者信心。证监会持续强化监管,体现了保护投资者权益、维护市场稳定的决心。
十倍牛股背后的内幕交易
正丹股份主营业务涉及精细化工行业和环保新材料行业,主要产品包括偏苯三酸酐(TMA)、偏苯三酸三辛酯(TOTM)、乙烯基甲苯(VT)、均四甲苯等。
TMA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属于精细化工行业细分领域的高端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环保增塑剂、高端粉末涂料、高级绝缘漆、高级润滑油及高温固化剂等,提升其耐热性、耐腐蚀性、抗挥发性、耐高温等性能。
2024年,由于美国TMA生产厂家宣布永久性地关闭生产线,海外市场对中国TMA需求增长显著,正丹股份主要产品TMA销售数量及销售单价均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增幅,公司业绩突飞猛进。正丹股份股价也由此一度飙涨10倍,成为A股市场闻名遐迩的大牛股。
2024年4月15日,正丹股份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预计大增378%—465%,这是点燃行情的重要导火索。但事实上,在发布该业绩预告前,正丹股份就已连续大涨数日。
据安徽证监局作出的处罚决定书,2024年4月6日,正丹股份财务部就开始进行母公司3月成本核算,算出一季度大致利润金额后,告知董事长曹正国。内幕信息敏感期为不晚于2024年4月6日至2024年4月15日。
宋金留曾任正丹股份副总经理,分管销售和采购业务,退休离任后继续在上市公司担任市场经营顾问。2024年4月7日—4月12日,宋金留与内幕信息知情人、正丹股份董事长曹正国三次一同出差。
在内幕信息敏感期内,宋金留使用本人账户买入正丹股份24.74万股,买入金额约138万元,内幕信息公开后卖出7.39万股,持有余股17.35万股。经测算,获利金额约240.8万元。
安徽证监局指出,宋金留账户资金变化以及交易量放大买入时间,同内幕信息的形成时间、宋金留与内幕信息知情人接触时间基本一致。具体而言,2024年4月7日上午,正丹股份财务总监向董事长曹正国详细汇报了一季度利润情况,宋金留与曹正国共同前往上虞出差。4月8日开始,宋金留陆续向证券端转入95.8万元,单向大量买入正丹股份,4月9日至4月11日交易量明显放大。
此外,宋金留还在内幕敏感期内,通过电话建议宋某凤买入正丹股份约50万元。在案证据足以认定宋金留的行为构成《证券法》所述的内幕交易、建议他人买卖证券行为。
安徽证监局决定:对宋金留内幕交易行为,责令依法处理非法持有的正丹股份,没收违法所得约240.8万元,并处以约722万元罚款;对宋金留建议他人买卖正丹股份行为,处以60万元罚款。两项违法行为合计罚没约1023万元。
辩称“根据专业能力判断买入”
面对千万元罚单,宋金留提出多项理由进行申辩,希望免于处罚或从轻处罚,均未获监管采纳。
宋金留在听证过程中称,自己非内幕信息知情人,也不属于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员,证监局推定其从事内幕交易,事实依据不足;买入正丹股份系根据本人的专业能力和所掌握的公开信息作出的判断,与内幕信息无关;建议他人买卖股票行为的主体是内幕信息知情人和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自己不存在建议他人买卖正丹股份的行为。
但安徽证监局认为,本案证据显示,宋金留与内幕信息知情人曹正国于内幕信息敏感期内存在多次接触,交易行为明显异常,与内幕信息高度吻合,且不能作出合理说明,认定宋金留构成内幕交易并无不当。宋金留关于买入正丹股份系根据专业能力和公开信息作出判断的理由,无法合理解释其交易行为的异常性,无法排除其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此外,宋金留构成内幕交易,与内幕信息知情人接触后,电话建议宋某凤买入正丹股份,构成建议他人买卖股票。
对于宋金留罚款金额明显过重的申辩理由,安徽证监局则表示,已充分考虑宋金留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量罚适当,因此对宋金留的意见不予采纳。
在宋金留内幕交易案东窗事发后,其是否继续在公司担任市场经营顾问?作为疑似泄密者,正丹股份董事长曹正国又如何看待此案?8月15日晚及16日,《华夏时报》记者多次致电正丹股份寻求置评,但电话未获接听。
近年来,有关部门持续加大力度打击内幕交易、财务造假等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情节严重的还将追究刑事责任。今年7月,《华夏时报》曾独家报道,甬金股份(603995.SH)实际控制人曹佩凤因涉嫌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在律师陪同下前往公安局自首,随后被金华市公安局作出取保候审决定,一度引发市场热议。
前检察官、北京市中盾律师事务所魏景峰律师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刑法》规定,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内幕信息尚未公开前,进行相关交易活动或泄露该信息等,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严厉打击内幕交易具有重要积极意义,一方面能够维护市场公平公正,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有助于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促进市场透明化,同时也能震慑潜在违法行为,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柏文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