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5 13:25:04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西藏
转发
发表于 2025-08-15 10:05:39 发布于 上海

2025年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简版)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5-08-15 08:32

中商情报网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增长正推动动力电池技术跃升为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在此背景下,固态电池凭借能量密度、安全性与循环寿命的多维性能跃迁,已确立为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范式迭代的核心方向。

一、固态电池定义

固态电池,就是使用固态电解质的电池。固态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技术,相对于传统电池,固态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循环寿命长等优点。按照固态电解质含量,固态电池可分为半固态电池和全固态电池等类型,通常将电池内液体含量10%作为区分半固态电池和液态电池的分界线,而全固态电池将完全使用固态电解质,液体含量将降为0%。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固态电池行业发展政策

近年来,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固态电池行业发展与创新,《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关于实施公共安全标准化筑底工程的指导意见》等产业政策为固态电池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具体情况列示如下: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固态电池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出货量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达到5.3GWh,同比大幅增长4.3倍,全部为半固态电池。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36GWh,到2030年出货量将超过600GWh。

数据来源:EVTank、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中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仅10亿元,但2024年已飙升至17亿元,固态电池正在快速发展。随着全球固态电池市场的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预计达24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渗透率

目前固态电池仍处于初期,市场渗透率低。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固态电池渗透率约为0.1%,2024年渗透率约为0.2%。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到2030年固态电池技术将进入商业化阶段,渗透率将达10%。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企业布局情况

随着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对高性能电池的需求日益迫切,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有力竞争者,正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科研界与产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行业产能规划中,头部企业(宁德时代、比亚迪)产能占总量约60%,技术路线以氧化物/硫化物全固态为主,面向高端车用市场。第二梯队(卫蓝、清陶)聚焦细分领域,产能集中于半固态电池,适配消费电子及特种场景。各企业预计产能和主流产品如下: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企业综合竞争力排行

固态电池作为动力电池产业的战略制高点,凭借超高能量密度、卓越安全性和超长循环寿命等颠覆性优势,正驱动行业格局重构,其中全固态技术被确立为产业终极发展方向。在中国固态电池综合竞争力企业中,年宁德时代作为龙头企业跻身榜首,固态电池代表企业太蓝新能源位居第二名。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固态电池行业重点企业

1.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在固态电池领域采取全固态与半固态双轨并行战略:聚焦硫化物全固态路线突破高能量密度(500Wh/kg)与绝对安全性,计划2030年实现规模化量产;同步推进凝聚态半固态电池技术(能量密度500Wh/kg),2025年底搭载蔚来ET9等车型实现1000公里续航与10分钟快充600公里,并依托全球生产基地(宁德/匈牙利/西班牙)和近5万项专利构建产业化壁垒,目标主导全球固态电池市场。

2024年宁德时代实现营业收入3620亿元,同比下降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7.4亿元,同比增长15.01%。2025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实现总营收1789亿元,同比增长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4.9亿元,同比增长33.3%。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太蓝新能源

重庆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是由国家高层次海外人才引进的锂电池研发专家团队和国内资深产业化团队联合创办的新能源科技企业,专注于新型固态锂电池及关键锂电材料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公司开发的固态电池产品技术成熟、关键性能指标实现重要突破,拥有以高安全可靠性、高能量密度、低生产成本为特点的显著优势。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清陶能源

清陶能源与上汽集团深度绑定,联合开发半固态电池“光年”(液态电解质含量10%),能量密度300Wh/kg,支持12分钟快充400km,已搭载智己L6量产。同步推进全固态电池研发,计划2026年量产。产能方面,在江苏昆山、江西宜春等地布局五大生产基地(总规划65GWh),投资70亿元于乌海建设年产5万吨固态电池材料项目,构建“材料-电池-回收”全产业链生态。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中创新航

中创新航一直致力于开发高能量密度高安全电池整体解决方案,在行业内最早推出400Wh/kg混合固液电池技术,也即将成为最早实现400wh/kg混合固液量产应用的厂家。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8.35亿元,同比增长42.05%;实现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36.11%。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国轩高科

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新能源行业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电池系统以及输配电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国轩高科在固态电池领域采取半固态电池量产落地与全固态技术攻坚并行的双轨策略:半固态产品(氧化物复合电解质,360Wh/kg)已搭载哪吒L等车型抢占主流市场,全固态押注硫化物路线(目标500Wh/kg)并联合大众汽车推进产业化,同步通过干法电极工艺降本和储能场景延伸构建商业闭环,目标打破日企技术垄断。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0.55亿元,同比增长20.6%;实现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46.38%。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固态电池行业发展前景

1.技术攻坚突破安全性能瓶颈

半固态电池实现量产上车与全固态核心技术突破,显著提升行业安全阈值。上汽MG全球首发搭载半固态电池的车型,通过固态电解质替代液态成分,从根本上杜绝电解液泄漏引发的热失控风险;中核集团联合清华大学利用中子深度剖面技术精准解析电极锂浓度梯度,攻克全固态电池界面阻抗难题。技术迭代推动行业从“被动防护”转向“本征安全”,为电动车、储能等高安全需求场景提供底层保障。

2.标准体系规范技术发展路径

中国主导制定全球首个全固态电池判定标准,统一技术路线与产业化标尺。《全固态电池判定方法》明确以“真空失重率<1%”作为核心判定依据,严格区分全固态与半固态技术边界,消除市场混淆。标准体系推动企业聚焦硫化物/氧化物电解质等主流路线研发,加速材料工艺优化,为技术转化与产品认证提供统一框架,避免低水平重复投入。

3.垂直整合破解资源制约

“矿产-材料-电芯”全链路布局实现关键原材料自主可控。赣锋锂业建成电池级硫化锂量产线,纯度达99.9%,破解硫化物电解质依赖进口的“卡脖子”困境;贝特瑞开发膨胀率仅12%的硅碳负极,适配固态电池高能量密度需求。产业链协同降低研发转化周期,保障从电解质粉体到电芯制造的供应链安全,支撑高端产品国产替代。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固态电池行业深度挖掘及投资决策分析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行业地位证明、可行性研究报告、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十五五”规划等咨询服务。


(来源:千数堂的财富号 2025-08-15 10:05) [点击查看原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