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东风至,脑机接口产业迎来关键节点
近期,脑机接口板块迎来多重政策与产业催化。据行业动态,继七部委相关政策文件发布后,国内首个脑机接口产业周即将启幕,其中两大关键节点备受关注:8 月 16 日将预披露医疗器械备案清单,8 月 18 日首届中国脑机产业大会将发布首批目录。这一系列事件标志着脑机接口产业从技术研发向产业化落地加速迈进,政策红利与产业协同效应有望持续释放,为相关企业带来发展新机遇。
二、个股核心逻辑:中科信息的脑机接口布局与核心优势
作为中国科学院控股的人工智能核心企业,中科信息在脑机接口领域已构建起从技术研发到产学研协同、从产品落地到场景应用的完整布局,其 “国家队” 背景与深耕医疗领域的积累,为其在该赛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 国家队背景:科研底蕴深厚,抗周期能力突出
中科信息是国内第一家上市的中央直属整体转制科研单位,名副其实的 AI 产业 “国家队”。公司第一大股东为中国科学院,且是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先天具备科研资源整合与技术转化优势。
与此同时,公司传统主业聚焦党和国家重大会议设备服务,客户涵盖印钞检测、烟草全产业链信息化等多个垄断行业,业务具有极强的抗经济周期稳定性,为其在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的长期投入提供了稳定支撑。
2. 多维布局:从实验室到产学研,构建脑机接口技术生态
在脑机接口领域,中科信息通过 “实验室研发 + 产学研协同” 双路径,持续深化技术布局:
专属实验室支撑技术攻关:2022 年,公司获成都市批准成立 “脑认知与智慧医疗创新应用实验室”,重点开展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医工交叉关键技术研究,搭建技术研发、业务研发及移动应用研发三大平台,聚焦麻醉智能辅助维持系统升级、医疗设备物联网产品、区域智慧医康养一体化平台等系列产品研发,为脑机接口技术落地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产学研协同加速成果转化:2024 年 12 月,公司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苏州纳方科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 “类脑智能与智慧医疗产学研中心”。三方围绕医疗大数据、医疗人工智能、纳米智能传感材料、柔性电子、类脑计算与类脑感知等方向联合攻关,目标面向医院临床辅助诊疗、临床科学研究、区域医康养等场景,开发高端智能化医疗及康复设备、智能穿戴设备、临床科研系统等国产化创新产品,推动脑机接口技术产业化落地。

明确应用场景导向:据公司投资者关系交流信息,基于智慧医疗业务需求,公司正研发基于光遗传调控的闭环脑机接口(BMI)系统,重点瞄准智能麻醉、智慧康复两大应用场景,旨在通过脑机接口技术解决临床痛点。


3. 技术突破与产品落地:从临床验证到场景渗透
中科信息在脑机接口相关技术与产品上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逐步从研发走向临床应用:
AI 麻醉机器人填补空白:公司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联合研发的 AI 麻醉辅助机器人已顺利完成首次临床试验,并力争取得第三类医疗器械认证。该产品直击国内麻醉医师紧缺痛点 —— 数据显示,中国每万人口麻醉医师密度仅 0.65 人,远低于美国的 2.5 人,且手术量年均增长 8%,市场需求空间显著。作为国内首个完成临床试验的 AI 麻醉机器人,其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未来有望成为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领域落地的重要载体。
医疗康复与疼痛管理研究深入:公司以 “脑认知与智慧医疗创新应用实验室” 为基础,深入开展医疗脑机接口技术研究,重点聚焦医疗康复及神经系统急、慢性疼痛监测应用场景。目前,相关研究已推动系列产品落地,如医学影像辅助诊疗系统在多组学肿瘤疗效与预后预测上取得阶段性成果,肿瘤勾画及教考系统已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复旦大学华山医院试用,为脑机接口技术的临床应用积累了实践经验。
行业认可彰显技术实力:2024 年 12 月,中科信息入选《互联网周刊》公布的 “脑科学企业 TOP30”,其在医疗脑机接口技术领域的前瞻性布局与研究成果获得行业高度认可。

4. 总结:政策赋能下的 “国家队” 潜力
依托中国科学院的科研资源、产学研协同的技术转化机制,以及在智慧医疗领域近二十年的深耕,中科信息在脑机接口赛道已构建起 “技术研发 - 产品落地 - 场景验证” 的完整链条。随着脑机接口产业政策红利逐步释放,公司在智能麻醉、智慧康复等领域的布局有望加速落地,成为板块内兼具技术实力与产业化能力的核心标的。$中科信息(SZ300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