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利好,国产光X机技术突破10先进制程,半导体板块全面爆发,海光股份涨超13%,寒武纪涨超8%,半导体ETF(159813)盘中大涨超4%,进入逼空行情。
国产光X机的技术突破,一下子在西方技术封锁下撕开了一道口子,沉寂许久的半导体行业迎来了超量资金。
一、技术破局:双轨并行下的设备革新
2025年,国产半导体设备领域呈现两大技术突破:极紫外光X光源工程样机落地与璞璘科技压印技术商业化。前者通过双工台系统与跨学科集成,为0.007微米及以下制程设备量产奠定基础;后者则以原子级控制能力(线宽<10、残余层<10),在存储芯片堆叠、硅光波导等领域开辟低成本技术路径。相较于传统光X工艺,压印设备成本仅为其40%,成为存储芯片领域弯道超车的关键工具。
技术突破直接推动设备端分层突围:上海芯上微装8月交付第500台步进光X机,全球市占率达35%,国内市占率90%,覆盖Flip-chip、2.5D/3D等先进封装技术。设备发往盛合晶微(GPU、AI芯片封测龙头),标志着国产设备在高算力芯片产业链的深度渗透。这一交付量级验证了成熟制程设备的规模化供应能力,为后续先进制程设备研发提供现金流支撑。
二、国产化进程:技术攻坚与市场博弈并行
当前国产化率在设备端呈现“成熟制程主导、先进制程突破”的特征:
四、后续关注:三大方向定义产业未来
技术融合:AI算法与设备集成(如优化缺陷检测)、压印与极紫外工艺结合,提升良率与效率;
市场趋势:AI算力需求爆发,带动Chiplet技术、先进封装需求,相关光X设备市场预计2025年达45亿美元;
投资主线:半导体设备、材料领域强链补链,关注光X机、刻X机、涂胶显影设备等核心设备,以及硅片、光X胶等关键材料。
五、投资价值:半导体ETF(159813)的战略定位
在国产化进程与AI需求双轮驱动下,半导体ETF(159813)成为分享行业红利的优质工具:
半导体ETF(159813):跟踪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覆盖材料、设备、制造全产业链,前十大持仓包括中芯国际(10.2%)、海光信息(8.7%)、北方华创(7.9%)。2025年二季度基金份额增长23%,显示机构资金持续流入。
科创芯片ETF指数(588920):聚焦科创板芯片龙头,寒武纪(9.8%)、澜起科技(9.1%)、中微公司(8.4%)构成核心持仓。其指数研发强度达18.3%,显著高于主板半导体企业的12.7%。
从芯上微装步进光X机的规模化交付,到璞璘科技压印的技术突破,从设备端的分层突围到生态协同的创新,半导体国产化已进入深水区。在这一进程中,半导体ETF(159813)不仅是对接技术红利的桥梁,更是参与产业变革的战略选择。
科创芯片关联个股:中芯国际、海光信息、寒武纪、澜起科技、中微公司、芯原股份、沪硅产业、思特威、恒玄科技、华海清科。
(数据来源:iFinD;截止时间2025年8月14日;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相关基金:
$科创芯片ETF指数(SH588920)$、$半导体ETF(SZ159813)$
风险提示:本材料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外部报告资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对任何产品未来收益的任何保证,不代表对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投资组合、投资回报及经营业绩等的任何承诺和预期。未来的投资可能会因外部经济状况变化(如利率、市场趋势和不同投资组合中的不同商业环境以及使用不同的投资策略)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投资者不应以该材料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信息做出决策。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