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卖店后厨卫生状况堪忧。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俞金旻摄
“切菜案板直接切鸡排”“没放西兰花直接抓两个放里面”……8月13日,一段外卖骑手拍摄街头暗道外卖小作坊的视频在社交平台传播。视频中,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长青路一家外卖店后厨卫生状况堪忧。
8月13日下午2点,上海室外温度逼近38℃。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与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根据视频举报线索,找到了位于长青路2114号2层的“胡先生·蛋包咖喱饭店”。一进门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就闻到了酸臭味混合着焦煳油味从门窗缝隙中飘出。

外卖骑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视频。视频截图
隔成九个外卖档口,店员徒手抓食物
贝壳财经记者和执法人员踏入二楼档口,刺鼻的气味不时令人干呕。不足百平方米的空间被隔成九个外卖档口,每个仅用简易塑钢板隔开。生鸡排、熟咖喱饭和切了一半的蔬菜堆满桌面,苍蝇在发黑的砧板上盘旋,油污斑驳的地面黏着食物的残渣。
贝壳财经记者在视频中的蛋包咖喱饭档口看到,店员未佩戴口罩和手套,直接用手将炸好的猪排放入餐盒,案板上残留的生肉血水正顺着边缘滴落。现场的砧板未标注“生食区”和“熟食区”,生熟食材随意叠放在一起,角落里发霉的拖把紧挨着食材包装箱。
“他们根本没分生熟。”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东明所执法人员指出,这种操作已违反《食品安全法》关于食品加工场所卫生的规定。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东明所副所长谢书华在现场要求立即断水断电,立案调查。执法人员封存了全部食材,并对经营资质展开核查。

场地出租方在执法人员监督下,先行对涉事场所贴封条。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俞金旻摄
批量开设“幽灵店铺”,月赚万元
根据外卖平台售卖信息,一份日式厚切猪排饭售价27.8元,使用优惠券后仅12.8元。在单一平台上,该店铺月销量达到400+。
“刨除成本,一个档口月赚1.2万-1.5万元左右。”一名自称负责人的女士透露,档口与操作人员实行“五五分成”,无需支付租金,只需分摊食材和水电费。这种模式与2024年曝光的“共享厨房”如出一辙:用廉价场地和共用证照降低成本,利用平台审核漏洞批量开设“幽灵店铺”。
面对执法人员的询问,这位负责人称,分割档口、换名字开新店更赚钱。贝壳财经记者看到,这些档口通过各大外卖平台运营着“胡先生·蛋包咖喱饭”等九家不同名称的店铺。一旦某品牌销量下滑,便会“换马甲”重新上线。

执法人员要求经营者立即关闭在线店铺。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俞金旻摄
记者手记:怎样将小作坊“踢出”外卖?
此次事件暴露的不仅是单一商户的问题,更是外卖行业的监管痼疾。
根据《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平台需对入驻商家进行实地核验。此前江苏、浙江等地已对类似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要求平台下线违规商家并加强审核。
有专家指出:“需建立‘吹哨人’奖励制度,鼓励骑手、消费者参与监督,同时对纵容违规的平台实施高额罚款。”目前,沈阳、宿迁等地已试行骑手“随手拍”举报机制,取得显著成效。而此次的举报线索也是来自骑手。
当人们通过“外卖红包大战”薅羊毛,享受“半小时送达”的便利时,或许不会想到,一份咖喱饭可能来自“蟑螂厨房”。食品安全从来不是某个部门或群体的责任,从平台严格审核到消费者主动维权,每一环节都关乎“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