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Ah储能电芯持续爆单,引发市场对高压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需求暴增!
机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储能电池出货量达252GWh,同比增长109%,占全球储能电池总出货量的比例超90%。
不仅如此,海外储能大单持续涌现。在全球对储能电芯的旺盛需求下,目前部分中国电芯企业相关产能已被客户提前锁定,还有客户加钱仍无法加单。
值得注意的是,在储能领域,314Ah储能电芯目前已全面取代280Ah电芯,成为2025年新招标项目,以及供应海外的主力军,更是电池企业出货的核心产品。
资料显示,为了进一步提升储能电芯容量,业界主要有两种技术研发路线:一种是基于71173尺寸规格,通过不断提高材料压实密度、减薄集流体和隔膜等方式,进行电芯容量上探;另一种是不拘泥于71173尺寸,综合多元化技术,从系统层级分解出更优的电芯尺寸,以提高电芯容量。
其中,基于第一种技术路线,近两年我国头部电池企业实现314Ah储能电芯规模化量产验证,凭借技术成熟度和产品高性能等优势,使其快速取代280Ah电芯,而成为储能市场主流产品。
需要关注的是,314Ah电芯“狂飙”的同时,与之密切相关的高压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需求也随之暴增。
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研究中心总经理周波指出,“较280Ah电芯,314Ah电芯对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等性能要求更高,而高压密磷酸铁锂材料恰好满足这些需求。在主流71173尺寸上,较280电芯,314电芯将容量做到极致,适配主流20尺储能集装箱,将系统容量进一步提高。而314Ah储能电芯性能的发挥,主要依赖高压密磷酸铁锂材料。”
从电芯技术迭代看,采用第4代高压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使314Ah电芯较280Ah电芯具备更高比能、长循环、高性价比特性,可以拓展其应用潜力。同时,这也极大提升了高压密材料的市场空间。
从市场供需层面看,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已经量产第4代高压密磷酸铁锂材料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湖南裕能、富临精工等头部企业,还有很多企业在测试阶段,这使得市场供应相对集中且有限。
电池中国在近期的产业链调研中了解到,多数材料企业第4代高压密磷酸铁锂材料量产仍存工艺瓶颈,打破当前供需不平衡状态难度不小。
在参观企业产线过程中,电池中国发现,高压密磷酸铁锂材料的量产面临多重工艺挑战:如在纳米级研磨阶段,颗粒物易发生团聚现象,进而可能影响材料均匀性;喷雾干燥阶段,需要精准控制粒度分布与颗粒球形度,这对设备精度和工艺参数提出极高要求;二次烧结过程中,既要避免晶粒异常生长导致性能劣化,还要解决孔隙率过高可能引发的压实密度不足问题。
上述关键技术瓶颈,直接制约产品的稳定性和最终性能表现。未来,随着更多材料企业攻克上述难点,第4代高压密磷酸铁锂材料实现大规模量产,将有望进一步助力314电芯在储能领域市场渗透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