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表现突出的10家企业及其核心产品技术解析:
1. 移远通信
作为物联网模组龙头,其智能模组及解决方案已深度融入双足、四足具身智能机器人及多模态机器人领域。2025年发布的AI音频模组QuecAudio QM100,通过端侧AI技术实现环境状态主动感知(如安静/嘈杂检测)、离线语音控制(识别准确率92%)及深度噪声抑制,为机器人提供精准听觉感知能力,可应用于智能家居控制、健康监测等场景。
2. 飞荣达
专注电磁屏蔽与热管理材料研发,通过子公司果力智能布局灵巧手技术。其量产的高精度灵巧手具备力位混合控制能力,可模拟人手完成抓取、拧转等精细操作,助力人形机器人突破“最后一厘米”操控瓶颈,已在工业装配、物流分拣等场景实现应用。
3. 中京电子
以印制电路板(PCB)为核心,其FPC(柔性电路板)产品已小批量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驱动电路。该FPC具备高柔韧性和耐弯折性,可适应机器人关节频繁运动需求,同时为视觉传感器、力觉反馈系统提供基础电路支持。
4. 瑞可达
连接器领域的技术先锋,开发出适用于人形机器人的低压连接器、Type-C线束及360度无限旋转关节连接器。其产品支持高速数据传输(USB4/10G以太网)、高寿命(超1亿次插拔)及复杂环境下的稳定连接,已批量供货特斯拉Optimus、Figure 01等头部产品。
5. 东阳光
联合智元机器人成立光谷东智,重点打造全国最大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数据采集中心。其机器人产品覆盖工厂巡检(电子材料产线)、危险作业(氟氯化工场景)等领域,通过多传感器融合实现复杂环境下的自主导航与任务执行,解决产业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
6. 瑞芯微
自研结构光模组RMSL205,集成深度信息获取与自主避障算法,可实时构建三维环境地图并规划路径。该芯片已应用于服务机器人、仓储AGV等设备,助力机器人实现动态避障、精准定位等功能,提升环境适应能力。
7. 金田股份
电磁线与稀土永磁材料领域的领军者,其产品在空心杯电机、无框力矩电机等核心部件实现量产。针对机器人电机小型化需求,开发的高精密微细电磁线线径精度达±1μm,导电率提升15%,同时稀土永磁材料可使电机扭矩密度提高20%,已配套宇树科技、智元灵犀等企业。
8. 远东股份
柔性拖链电缆技术全球领先,其产品在2m/s高速拖链下动态寿命超2000万次,耐油污腐蚀性能优异。自主研发的机械臂游动电缆采用特种绝缘材料,可承受-40℃至125℃极端温度,已与新松、埃斯顿等机器人厂商达成战略合作。
9. 天娱数科
通过参股芯明智能布局空间计算技术,其解决方案从具身智能(运动控制算法)与精细操作(微纳驱动技术)两个维度优化机器人性能。基于轻量化设计,可使机器人关节响应速度提升30%,同时通过异构计算架构降低30%硬件成本。
10. 优必选科技
与麦迪科技合资成立医疗机器人公司,聚焦康养服务场景。其Walker S1人形机器人具备41个高性能伺服关节,可负载15公斤行走,通过融合多模态大模型实现工业搬运、医疗护理等任务的自主规划,已进入比亚迪、东风柳汽等车企实训。
这些企业通过材料创新、核心部件研发及场景化解决方案,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落地,共同构建起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技术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