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得更直白点,现在的机器人大模型,还停留在“ChatGPT出现之前的AI阶段”,真正的临界点,是机器人能在陌生环境中自主执行任务。
他的预测是——最快1-3年内实现,慢则3-5年。
8月9日,宇树科技CEO王兴兴抛出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人形机器人硬件已经“完全够用”了,真正的短板是AI智能。
他说得更直白点,现在的机器人大模型,还停留在“ChatGPT出现之前的AI阶段”,真正的临界点,是机器人能在陌生环境中自主执行任务。
他的预测是——最快1-3年内实现,慢则3-5年。
硬件成熟,AI掉链子?
先说硬件。现在的伺服电机、传感器、控制系统、结构件都已经相当成熟,像绿的谐波的减速器、汇川技术的伺服系统,精度和耐用性已经能满足大多数人形机器人的动作需求。
换句话说,硬件不是挡路的石头了。
但AI这块,现在还只能“照着指令干活”,自主决策能力弱,一旦环境变化就容易卡壳。要做到像人一样在陌生环境中完成任务,需要的是感知+理解+决策+学习全链条突破。
投资节奏怎么拿捏?
短线:
事件发酵可能带动机器人板块资金活跃,比如今天尾盘的绿的谐波、埃斯顿已有资金小幅试探。
中期:
AI算法公司一旦宣布模型突破,人形机器人可能像AI PC一样来一波估值重构。
长线:
临界点一旦到来,整机厂+核心零部件厂商会迎来实打实的订单。
潜在受益股
核心零部件:汇川技术(300124)、绿的谐波(688017)、埃斯顿(002747)
AI赋能:科大讯飞(002230)、寒武纪(688256)
传感与控制:歌尔股份(002241)、中大力德(002896)
风险别忘了
AI突破时间不确定,可能延后
板块炒作容易“一日游”
海外厂商(特斯拉、波士顿动力)竞争激烈
结语
人形机器人这条赛道,现在就像2019年的AI——硬件先行,软件待突破。
如果真在1-3年内迎来临界点,那现在就是布局的黄金埋伏期。
但炒股讲究节奏,别想着一步到位吃全程,分段上车才稳。
你觉得呢?
人形机器人的爆发,会在3年内还是5年后?
现在先压硬件,还是等AI突破再动手?$中大力德(SZ002896)$$埃斯顿(SZ002747)$$寒武纪-U(SH688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