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海控账面现金1851亿,市值2433亿,那我向银行贷款2500亿把公司买下来。用现金还掉1800亿,按公司这两年的业绩,未来两年再赚700亿应该问题不大,那我两年后还完贷款,是不是白得一个世界前四的海运公司。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中远海控到底是不是被严重低估。
首先来了解下海运行业强周期变化的决定性影响
海运行业堪称“周期之王”,大约十年一个周期。在这个周期里,运价就像坐过山车一样,波动巨大。 近二十年有两个重要的节点。08年金融危机以及21年疫情期间。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代表海运业景气程度的波罗的海运价指数,在创下历史新高11793点后,不到半年就下滑到772点,随后是长达十年之久的低运价时期。众多航运巨头亏损,韩国最大的海运企业韩进集团破产,达飞集团在法国政府资助下才幸免于难,中远海控的前身中国远洋更是7年亏损超过300亿,一度被戴上ST远洋的帽子濒临退市,2007年创下的5195亿元的市值一度跌去95%,即便到现在市值也只有18年前的二分之一 。
在这十年行业寒冬期间,中远海控成为A股亏损王,既有大环境恶劣的因素,自身经营管理也有问题。15年之前公司战略方向错误,以大宗商品干散货业务为主,高峰期有400多条散货船。干散货运输相对于集装箱运输,装卸速度慢,灵活性差不能混装,运价波动剧烈,而且运输途中还容易造成损耗。面对困境公司并没有消极等待,而是积极求变。第一个重大变化是在2015年进行重组。注入中海集运集装箱优质资产,第二是收购东方海外股权,目前持股71%。第三是剥离散货业务。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中海一跃成为全球集装箱运力前四的巨头。使中远从大而不强锐变为全球海运物流龙头。为海运业整体复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转机出现在2021年疫情期间,BDI指数从400点 冲到5650点 ,短短一年暴涨了14倍,因为疫情导致的供应链中断,全球货物都运不出去,而我们防控做的好,那两年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正常运行的。涅槃重生的中远海控迎来几十年一遇的历史机会。船运价格暴涨成就了中远的暴富神话,21年22年合计赚了近2000亿。
这两年,全球集运业经历高景气周期后掉头向下 。BDI指数跌去90%,从5650点降至530点。大量船只入市运力激增,相对五年前多了50%的运力。而全球经济增长是放缓的需求增长缓慢。多数航线市场运价持续走低。海运行业在未来数年下行进入低谷期已是共识。中远海控的业绩和股价也跟着大幅波动,2023年利润仅238亿,同比断崖式下跌78% ,股价也在1年内跌去70% 。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公司业绩恢复增长是因为红海危机绕行这个意外因素。
正是这种剧烈的周期波动,让市场对中远海控的未来盈利感到悲观。投资者担心现高盈利时期结束后,再次进入到进入漫长的下行周期。公司业绩大幅下滑,所以市场给与仅五倍的超低估值水平。从股东人数我们也可以看到,近几年超20万股东退出,投资者对经济增速放缓影响航运量需求,对运力激增担心运价长期低迷,对周期拐点出现担心成为高位接盘侠,这些观点占据了主流。那么这个位置有没有投资价值能不能做为高股息红利股买入持有呢
第一;从主营业务角度看:中远已经不是上一轮周期中那个以干散货运输为主的中远,业务以集装箱航运为主,加上港口运营、物流服务共三大板块,自营船队538艘。运力达332万(标准箱),位居全球第四。其航线网络覆盖145个国家和地区的629个港口,在亚欧、中美等核心航线分别占据15%和13%的市场份额。在"一带一路"贸易新通道推动下 ,新兴市场运货量发展迅速,营收占比达四分之一。港口方面,中远在全球运营管理39个港口,年处理1.24标准箱。集装箱航运及码头业务规模稳居世界前列。集装箱业务运价更为稳定,标准化程度高,相对干散货运输盈利能力更强,周期性会弱一些,
其次财务业绩方面
静态的看中远海控现在的盈利能力没有意义,我们通过比较历史景气阶段以及同行公司来了解其盈利水平:在04到08年,公司平均毛利率23%,净利率15%,净资产收益率26%。最近这五年三项数据分别是28%,22%,44%。可见其盈利水平特别是净资产收益率是有大幅提升的。相比同行国际巨头马士基。公司在几大关键财务指标上仅营收规模落后,利润水平,三大盈利指标,资产质量以及单箱成本都是领先马士基的,足以说明公司的实力:从大而不强到实现反超。核心原因包括:中国本土造船世界领先,固定资产购置成本低,优势明显。甲醇动力船占比30%燃油成本降低15%;加上依托中国世界工厂的天然货源优势,造就了中远海控卓越的盈利能力和业绩表现
最后:盘点下公司的家底。账面货币资金1800亿占总资产的比例40%,几乎能覆盖2100亿的总负债规模。21年22年大赚特赚,极大地改善了公司资产质量,资产负债率从70%多下降至目前42%。从这个角度看,哪怕公司未来十年一分钱不赚,公司也不会有债务风险。安全边际是极高的。收益方面,我们可以做一个测算。目前市值2423亿,而这十年中如果合计能赚1000亿,回报率就是4.1%,合计能赚2000亿回报率就是8.2%。以此类推,这个测算够保守了吧,也就是说你拿着中远海控十年,最差的情况下也能跑赢目前的银行定期和国债收益。而一旦其中有一两年业绩爆发,那就吃上大肉了,这还没算上估值修复股价上涨可能带来的收益。
总结:中远海控的确面临着海运业景气阶段拐点,运力激增运价下降基本面环境下,高盈利肯定不可持续。行业下行阶段业绩水平归于平庸是事实。 但是脱胎换骨的主营业务转型,充裕的现金流,稳健的资产质量,目前仅五倍的超低估值水平等优势提供了极高的安全边际。行业低谷期也并非确实风险,为中远提供了兼并落后船企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依托中国世界工厂的货源优势做大做强只是时间问题。可谓是下有保底,向上也有预期。肯定是适合作为核心资产长期配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