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有两件重大宏观事件落地:一是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谈判,结果略低于预期,美国因多个原因威胁要进一步加征关税;二是7月底的重要会议落幕,对反内卷政策适度进行微调,短期增量政策有限。
会议通稿中唯一的亮点可能在于对资本市场的表述:增强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这个基本上印证了今天市场的反应:大盘依旧保持稳健,但市场情绪显著回落,券商、科技成长等波动显著放大。
考虑到本轮行情的性质主要由资金驱动,短期市场的波动难以马上改变资金流入的惯性,昨日全市场融资余额创了年内新高,今日特定渠道申赎数据显示,机构资金还是在持续流入,场内ETF预计整体还是维持净流入的。对于大盘,我们还是维持前期的看法,即93阅兵之前,系统性风险有限,但波动可能会进一步加大。
国防军工跟随市场情绪波动,中证国防指数盘中最大下跌2.5%,尾盘跌幅收窄至1.5%,成交额进一步放大至423亿元。
结构上,整体还是呈现出高低切换的特征,跌幅靠前的基本上都是前期涨幅较大,且股价在相对高位的个股,而前期滞涨的一些个股,如中航机载等出现了逆势上涨。结合板块的成交额,还是有一定的资金获利了结的迹象。
短期的行情走势较为扑所迷离,这个位置可上可下。我们预计行情的波动可能会进一步加大,但在93阅兵之前,预计板块系统性风险有限。如果有缩量回调,依然还是短线加仓的机会。
从中期的维度,我们倾向于认为今年的行情节奏(不是幅度)会比较接近2020年。2020年的行情也是从6月中下旬开始启动,期间走了两轮主升浪:第一轮是到8月初,主要炒十四五规划(初步)定稿,之后大概经历2-3个月的震荡磨底,并在十一月中旬开启了跨年行情。
当下的国防军工行情可类比2020年第一轮行情,而我们倾向于认为最晚会在10月下旬启动第二轮的跨年行情,具体逻辑如下:
1)不同于中报的结构性改善,三季报将迎来全面改善;
2)十五五规划(初步)定稿,备产订单有望提前启动,最晚10月份能看到上游电子元器件订单环比改善(早的话,9月份就能看到);
3)潜在的军贸订单(框架协议)的落地;
4)明年为十五五开局之年,业绩会进一步爆发,提前演绎估值切换的逻辑。
这里也同样也拍一个结论:不管短期阅兵行情如何演绎,4季度跨年行情,中证国防指数一定还会创年内新高,一如2020年的跨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