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盘后,香港金融管理局正式公布《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指引》,明确8月1日生效的《稳定币条例》核心规则:
只有持牌机构可在香港发行法币稳定币,且初期仅发放数个牌照。根据监管要求,申请人需满足实缴股本2500万港元、储备资产100%独立托管、反洗钱系统通过安全审计等硬性条件。
这场监管“发令枪”直接点燃市场热情。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稳定币交易额已突破37万亿美元,远超传统跨境支付规模。
香港金管局透露,首批牌照最快明年初发放,重点考察申请人的技术储备与场景落地能力,例如京东币链科技、圆币创新科技等沙盒参与者被视为“种子选手”。
7月29日,金融IT龙头$恒生电子(SH600570)$以59.78亿元成交额强势涨停,封单超50万手,创近一年新高。市场猜测其全资子公司恒云科技与蚂蚁数科达成战略合作,可能承接香港稳定币牌照申请所需的系统开发与跨境清算业务。
这一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股权纽带:蚂蚁集团通过杭州恒生电子集团间接持股20.79%,是恒生电子实际控制方;
业务验证:恒云科技作为香港首批虚拟资产交易系统供应商,已服务超90%头部券商,市占率超50%;
政策窗口:蚂蚁数科已启动香港稳定币牌照申请,并将香港列为全球总部,其技术方案需符合《稳定币条例》要求。
尽管恒生电子回应“暂无法确认合作”,但其港股子公司在虚拟资产领域的深度布局(如2025年处理跨境交易额超200亿美元),仍让市场对“蚂蚁-恒生”生态充满想象。
对于A股市场的部分公司而言,这个消息也带来了新风口:
$恒宝股份(SZ002104)$为国内唯一实现量子加密技术与稳定币钱包融合的企业,硬件安全模块(HSM)密钥生成速率达每秒10万次,通过香港金管局合规审查。其参与建设的香港金管局数字货币桥(mBridge)平台,2025年处理跨境交易额超200亿美元。
东信和平联合树图研究院推出区块链SIM卡(BSIM),支持港元稳定币HKDG接入,已在海南自贸港跨境消费场景落地。该卡通过国密算法实现“私钥不出卡”,被视为稳定币与数字身份认证的核心入口。
四方精创作为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核心技术供应商,其FINNOSafe平台支持每秒5000笔跨境交易处理,拥有23项区块链专利。2025年预计承接3-4家香港持牌稳定币发行方系统开发,贡献超2亿元营收增量。
海联金汇持有香港MSO牌照,跨境支付系统适配稳定币接口,2025年Q1跨境支付营收同比增长117%。其与中东石油贸易试点的稳定币结算方案,将传统跨境支付成本降低60%。
但是,最近做A股确实挺难的,动不动就高位地板。消息出来之后一定要小心,我比较看好稳定币和金融的行情,也只敢去$港股通非银ETF(SH513750)$。毕竟港股通手续费有点高,我直接上这个都不用港股权限。而且因为是T0,当天买当天卖放心很多。
当前,稳定币概念的火热本质是:政策红利(香港监管框架落地)+技术迭代(区块链与跨境支付融合)+资金博弈(恒生电子单日60亿成交额)的共振。随着8月1日《稳定币条例》生效、9月蚂蚁-恒云科技合作大会临近,市场对“牌照-订单-收入”的预期链条将持续发酵。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近期多次警示“概念炒作”,强调稳定币需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质。这场由监管引发的资本狂欢,最终能否转化为企业的真实盈利,仍需观察牌照发放进度与技术落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