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白。
万万没想到!沪指这就摸到3600了,离去年10月8日的疯狂高点3674点也就2个百分点,一个哆嗦的距离。
更振(li)奋(le)人(da)心(pu)的是,有公募已经开始仰望万点星空了!并且有数据有模型,有鼻子有眼睛!
低头看看账户连续13个交易日的红色,以及不断新高的账户,
虽不敢跟各路大神比,于我自己也还算满意了。
开心之余,多了一丝惶恐。
扒拉了一下,截至7月25日,有ETF跟踪的指数共458条。
若以20%作为“牛市”的标志,今年以来“走牛”的指数共77条,也就是前17%的ETF收益超20%。
剔除年内新发基金,今年以来全市场非货ETF收益均值9.02%,收益中位数是12.52%。
具体的,今年得港股者得天下。77条中有38条港股指数,占比一半。
“港股修复”显然是核心主线:创新药、港股科技,甚至港股红利板块均大放异彩。
“主题轮动” 各有亮点:资源类股(稀土、有色)受益于需求预期和通胀交易,黄金受益于避险和降息,科技细分主题(AI、云计算)以及中证2000代表的小盘股也有阶段性表现。境外指数中,德国指数表现抢眼。

一、就离谱!对冲仓成了盈利王
上面TOP17%的ETF里面,你白我持仓的黄金赫然在列,虽然仓位不大,但起码算是牵着一头大牛。
熟悉的家人们都知道,你白我虽然整天吹红利,
但除了红利,还有黄金、纳指、成长类资产。
没错,主打一个——大类资产配置。
其实接纳配置理念,源于接纳自己的平凡。
平凡到承认自己没有择时能力,承认市场无法预测,承认自己只要稳稳的幸福。
资产配置核心根基于:
“没有资产永远涨,但永远有资产正在涨”。
因此,不同资产之间低相关性、错位周期轮动的特征,
会给我们带来“东边日出西边雨”的体验。

正如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所云:
“投资的圣杯就是找到15个或者更多互不相关的良好回报流。”
——这便是资产分散。
事实上,本白去年初就建仓了黄金。
当时就有声音说黄金已经积累了不少涨幅,怕是要调整。
但是本白硬是本着“配置”的思路给了这货一些仓位,没指望它涨多少,只指望风险来了可以对冲。
但是后来,事情就逐渐变得离谱起来。
如你们看到的,这对冲仓,成了目前的盈利王!!!
双创是去年大行情启动后逐步把红利移过来的。
当时虽然涨了一些,但看在估值仍低,便做好持久战的准备,相信后面空间巨大。
没想到加仓后就被套牢,被迫越跌越买,直到今年4月买成我第一重仓。
说我完全不慌?那显然是骗人的。
好在我那钱不急用,而且仔细用各种指标再捋了一遍:
没问题,估值确实在低位,那就随他吧,等着就好。
为什么如此笃定?
如果,你曾亲手,逐条把A股主要指数的牛熊周期、历史高低点、各种估值分位进行分析对比,
相信你会跟我一样,低位勇敢下注。
毕竟均值回归的大道,太过明显的摆在那儿,几乎是所有指数无可逃脱的宿命。
所谓公公@超级鹿鼎公 的“估值定仓”大法。
也正是因为低位加仓,让我的双创早早浮出水面,现在的收益比指数还多了几个点!
没错,低估是个区域,你没无法买到最低点,但你可以选择分批加仓,并且在估值高位减仓。
——这便是时间分散。
对了,大白心心念念的红利是用来做什么呢?
是用来收息、提供流动性的。
这种通过持有红利来“返现”,而非直接持有现金的方式获得流动性,
来自上大的“清泉一眼”理论,
“通过股票分红或者ETF分红,获得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这巧思,令人叹为观止!
说到这里,猛然发觉自己的这种“资产分散”“时间分散”的配置理念,竟与“三分法”中的“两分”不谋而合!
“资产分散”强调股债商,大类资产分散;“时间分散”强调长期定投,时机分散。
二、33%的大肉飞了,只因欠配“关键一分”
成也配置,败也配置。
错过“创新药”这今年最靓的仔,你白我丝毫不遗憾。
毕竟对于过于细分的行业,
没有如顶级大佬边大 对产业链的深刻把脉,
赚不到认知外的钱,不懂不投,我心服口服。
然而对于跨境资产的欠配则是一大败笔!
虽然纳指曾是一大仓位,但也被我成功的卖飞!
而我对此也不后悔,毕竟恐高,它强任他强。
让我最为遗憾的是,未参与港股投资!
去年,套了几年的恒生科技眼看反弹了,一股脑割了,似乎在赌气,再也不想看港股。
但回首看,今年初恒指PB跌到了历史15%以内!

按我买双创的逻辑,这个是无论如何也要买一点的,甚至是要重仓的!
而那会到现在,连指数都已经涨了33个点了!
只买大A,拒绝港股的大肉。
——这便是“市场分散”的欠配。
而“市场分散”,则是三分法中的“第三分”:全球市场,分散投资。
三、三分配齐,一些感悟
港真,虽然我是在“三分法”之前就默默地使用了这种配置的理念,
但最近研读了几篇相关文章后,才蓦然有种相见恨晚之感。
显然这个方法是有点子东西的。
三分法道出了普通投资者另一种“长期主义”的奥义:
资产配置不强调“走得快不快”,而是强调“走的远不远”。
波动的降低,就像汽车的安全带和减震器——
不保证你开得最快,但大概率祝你安全抵达,吃到完整的收益。
而再平衡机制,则放弃了预测市场涨跌的主动择时,而通过再平衡的机制被动择时,真正实现低买高卖。
短期看,组合收益可能平庸;
但长期看,它避免了因恐慌在底部割肉,以及因贪婪在高位加仓的情形,最终实现更高概率的正收益。
@天天精华君 @天天话题君 #社区牛人计划# $创业板指(SZ399006)$ $上证指数(SH000001)$ $宁德时代(SZ30075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