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25全球人工智能上海世博展览馆H2展馆,一抹科技感十足的“市北蓝”在人流最密集的双通道交汇处格外醒目——这是市北高新园区首次以科技园区综合运营商的身份,携10余家优质企业组成“数智军团”集中亮相。100平方米的展台被划分为市北科创成果纵览区、数据中心机柜模型区、人工智能企业陈列区和公共交流会客区,一区域一主题,彰显着“数通链谷”“视听静界”的静安品牌力量。
一份递向世界的科创邀约
毗邻香港贸发局、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展台——市北高新展位映射着园区深化区域链接的雄心。自去年启动“市北国际首席推荐官”制度以来,已与香港贸发局围绕沪港数据大赛、香港 Web3嘉年华、政企学界合作研讨等建立紧密联系,推动两地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充分流动,架起了沪港合作的又一座坚实桥梁。
多年来,市北始终紧密围绕“静安全球服务商计划”,连续参展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连续参加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累计鼓励、组织60余家企业参展参会,并从原先的单点论坛举办升级为现在的园区整体品牌输出。
园区变展区、企业变展团,是市北高新助力静安从全市“地理要塞”迈向“创新策源”的积极尝试与探索。WAIC 2025的聚光灯下,“数智市北”之光,不仅点亮了一方展台,也成为静安助力上海科技创新浪潮中主动引领、集群冲锋的生动缩影。
“过去招商拼政策,现在拼场景。”市北园区负责人透露,集团招商中心、数智产业发展部、静安国际科创社区、聚能湾创新创业中心正依托园区“云数智链”产业图谱,围绕“数通链谷”“视听静界”两大新兴产业赛道,梳理出上下游关联企业30余家,计划通过“参展—对接—落地—孵化”全流程服务,力争把展台转化为企业展示的秀场、让展品对接成实实在在的订单。
一次激活产业的组团出道
走进展陈核心区,一项项创新成果背后都连着清晰的产业布局逻辑。如同这一条条数据流由地面汇聚延伸并向上生长,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超高清、具身智能、低空经济不同集群依次点亮。市北园区负责人介绍:“灯亮到哪里,产业就布局到哪里,市北高新正用‘链式思维’打造‘热带雨林’般的生态。”
数据港1:1复刻的“绿色算力”为AI大模型提供底座;合合信息用智能高清滤镜黑科技实现文档图像“所得超所见”的清晰质感;颜途科技用AI把高精度建模、高性能复合材料、高速3D打印装进黑科技魔方,实现极速制造;智行鸿宇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化身贴心康养护工,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像航科技的无介质全息AI数字人与智昌科技的柔性制造具身智能机器人AIX同台炫技,虚实共舞;卡斯柯的低空管控平台则把上海市北低空飞行示范区内的无人机物流、安全巡检航线“搬”进屏幕,引来相关物流代表长时间驻足。这些展品看似独立,实则像精密齿轮般咬合,共同驱动“云数智链+”产业生态的全景飞轮。
开展首日,园区企业喜马拉雅继续与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展媒体合作,并以大会“独家播客”合作平台的形式在大会现场搭建播客空间,零距离对谈前沿科技领域企业代表,共话AI 时代及AI产业发展,广泛地为大会扩大传播声量。同时,还有智联招聘、鼎捷数智、深信服科技亮相展会现场,吸引更多专业观众和投资者把创新资源向市北、向静安汇聚。
一个深化合作的全球舞台
这是市北连续第八年把大会的“热度”带回静安。
过去七年,从全球区块链高峰论坛的举办到蚂蚁链(上海)产业开发创新中心、上海可信数据经济研究院等重量级研究机构的落地,市北高新持续拓宽合作半径。今年,市北高新承担了打造“都市型数字经济示范园区”试点示范重任,积极拥抱“科技回归都市”浪潮,数通链谷、视听静界等园区百万方高质量空间载体,为全球创新资源提供了扎根静安的优质土壤,让“最上海”的街区长出“最未来”的产业。
“参展从不是终点,而是‘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起点。”随着大会溢出效应持续发酵,市北园区负责人谈到,作为链接全球资源的桥梁纽带,“市北国际首席推荐官”制度正通过双重路径释放能量:一方面,依托参展企业的技术秀场与场景样板,以商招商促成产业链上下游联动推介,持续磁吸更多配套企业落地市北;另一方面,借由大会推动企业积极“走出去”开拓市场,将“静安样本”的场景创新力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在国际舞台上不断传递“数智市北”的生态魅力。这种“园区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让单次参展成为长效招商的引爆点,推动创新资源要素与本地产业生态深度耦合,一同勾勒智能时代新图景。
正如市北展台空域背景闪烁的字幕——“国家区块链应用示范区”“都市型数字经济示范园区”,市北与静安,正在数字浪潮中与上海、与世界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