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27 21:37:38 东方财富iPhone版 发布于 江苏
转发
发表于 2025-07-27 20:17:03 发布于 广东

一口“柿竹园”的矿,补上了产业链最后一块拼图,2024年 12 月,中钨高新把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 100% 股权收入囊中;至此,这家原本以硬质合金和刀具见长的公司,终于把手伸到了钨产业链的最上游——矿山。故事从地下 500 米的矿脉讲起,它关心的,是怎样把“矿—冶—粉—合金—刀具”这条链拉直拉顺。

三次名字、两次“生死边缘”、一次承诺,1993 年公司成立,1996 年以“海南金海”上市,2000 年改名“中钨高新”。但真正决定命运的,是 2010 年因连续亏损被暂停上市、2012 年重组被否之后的“二次创业”——大股东(当时为湖南有色,实控人为中国五矿)承诺:三年内注入硬质合金等资产,打造完整钨产业链。2013 年,株洲硬质合金、自贡硬质合金被装进上市公司;2024 年再把柿竹园矿纳入麾下,兑现了当年那句“矿到刀具,一条龙”的承诺。 

财务报表背后的经营逻辑,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7.43 亿元,同比 +7.8%;归母净利润 9.39 亿元,同比 +17.5%;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9.02 亿元,同比 +37.3%。数据背后有两件事:一是矿山并表带来的体量扩张;二是下游硬质合金盈利能力在需求复苏前仍然不算亮眼,公司依靠产业链更上游的毛利来“平滑”业绩。

更关键的是报表之外的动作:公司在 2025 年 3 月完成非公开发行,募资用于配套矿山并购与技术改造。这意味着它在“资源—材料—工具”三个环节都要投资升级,而不再只做链条上的一段。

金豆每日会在蛐蛐TA小栈分享小故事,再继续聊~

...........................................................................................................

金豆蛐蛐TA小栈

上周小区车库改收费:从“月卡300”变成“按次+按分钟”。邻居说贵,我却发现:这是把沉没成本拆成边际成本。

经济学的价值在于“拆分”:包月让人多开车,因为“反正钱已付”;按次计费逼你每趟都问——这次出门的边际收益够不够?激励一换,行为立刻重排。

干货三点:

1. 盯总价不如盯“下一单位”的价格。

2. 定价即政策,收费结构在暗中塑造行为。

3. 沉没成本划掉,只看还能改变的部分。

...........................................................................................................

行业棋盘——中国有资源,利润却不一定在中国

我国握有全球近一半的钨储量、八成以上的精矿产量,却缺乏定价权和高利润率。2024 年全国钨精矿产量 13.05 万吨、APT 12.9 万吨、硬质合金 5.8 万吨,钨工业主营收入 1,350 亿元,利润总额 134 亿元,平均利润率约 10%——矿山 26%、冶炼 2%、硬质合金 8%。资源端最赚钱,冶炼几乎没利润,高端加工才有话语权。

2024 年中国钨精矿产量约 6.7 万吨,占全球超八成;而美国地质调查局估算,全球钨消费约 60% 用于硬质合金刀具和耐磨零部件——也就是中钨高新发力的主战场。

硬质合金刀具是中国制造业“卡脖子”环节之一。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硬质合金刀具市场规模 334.46 亿元,2019-2023 年复合增速约 12.6%,且国产品牌正快速向中高端替代。

中钨高新的护城河到底在哪儿?

完整产业链 + 国资协同,矿山(柿竹园、新田岭等托管矿)、冶炼(赣北钨业、郴州钨)、粉末(南昌硬质合金)、合金与刀具(株洲硬质合金、株洲钻石、金洲精工)串成闭环,原料—半成品—终端工具都有“自家货”。这让它在原料涨价期能稳住成本,在需求波动期靠内部调节库存和毛利。 

细分产品全球“前三”,PCB 微钻、数控刀片等拳头产品市占率多年位居国内第一、全球前列,是少数能与日韩品牌短兵相接的中国刀具品牌之一。

资源回收与再生材料,2023 年中国废旧钨回收量约 2 万吨,仅占消费的 34.5%,远低于欧美 50% 水平——这是被忽视的“第二矿山”。中钨高新一边拿矿,一边布局再生,既是环保要求,也是利润新空间。


那些低谷与拐点,决定了它今天的打法

2007–2009 连亏,被暂停上市,差点从市场消失。2012 重组被否,大股东承诺全产业链注入,倒逼公司走“整链”这条更难的路。2020–2022 制造业低迷,硬质合金需求下滑,钨价受控,利润薄如纸。2024 并购矿山,用资源端高毛利抵御下游波动,补齐估值逻辑。

这些挫折让它形成一种“向上游要安全垫、向下游要溢价”的商业本能——不像纯矿企那样受制于配额,也不像纯工具公司那样被原料牵着鼻子走。

钨的熔点 3420℃,是地球上最难熔的金属之一。但任何商业故事都不是靠“硬”撑出来的,而是在一次次周期震荡里,把自己的成本、渠道、技术、品牌慢慢“烧结”到一起。中钨高新已经用 30 年时间证明了:在资源国企的框架里,也能走出一条市场化的硬科技路径。接下来,它要回答的问题是——当矿石的硬度和资本市场的温度不一致时,谁来决定公司的方向?

如果说 2012 年的重组是它从退市边缘爬起的第一锤,那么 2024 年的矿山并购,就是它敲向“战略金属”高壁垒的一锤。剩下的时间里,它需要的不是更多概念,而是把“硬材料”做成“硬生意”的耐心与执行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