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仅是记录我个人的操作和想法,不构成投资建议和指导。请自己决定自己的操作,不要盲目照搬!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欢迎在文章后面留言互动,点赞、分享、推荐给朋友
持仓的智慧:从利润底气到操作定力
当持仓品种的浮盈达到 50% 以上时,长期持有会变得格外从容。这背后的逻辑很简单:此时即便遇到回调,跌幅超过 50% 的概率极低 —— 毕竟要从 “已有 50% 利润” 跌成亏损,意味着品种本身需要下跌超过 33%(比如 10 元涨到 15 元后,跌回 10 元需跌 33%),而这种幅度的下跌在优质标的中并不常见。至于日常 20% 左右的波动,更如同 “小浪花”,完全不影响长期趋势。利润越厚,持仓底气越足;持仓越久,利润沉淀越多,由此形成 “盈利 - 从容 - 更久持有 - 更多盈利” 的良性循环。
反观另一种操作模式:有人总在频繁交易中消耗精力 —— 涨 1% 就急于止盈,跌 2% 又慌忙补仓,每天紧盯盘面、绷紧神经。结果往往是 “赚了波动,亏了趋势”:看似抓住了小波段,却可能错过大行情,最终既累又难见真收益。当看到别人几年才调整一两次持仓就收获可观利润时,难免羡慕。但其实,能在波动中稳住心态、克制短期操作冲动,本身就是一种稀缺能力 —— 它考验的不是技术,而是对长期逻辑的信任和对人性弱点的驾驭,并非人人都能做到。
不过,这种 “长期持有” 的前提需要明确:优先选择净值规模较大、处于历史低位的指数基金。这类品种跟踪一篮子股票,分散了单一标的风险,长期存续性和稳定性更强。但如果换成个股,情况就不同了 —— 个股可能因行业变革、经营恶化等原因退市,或突发业绩暴雷,长期持有反而可能面临本金大幅缩水的风险。
简言之,投资的核心从来不是 “频繁行动”,而是 “选对标的 + 熬住时间”。前者是基础,后者是能力,两者结合,才能让 “长期持有” 从 “口号” 变成 “可行的盈利策略”。
关于投资,建议看看,2025年7月24日的文章
《散户稳赚指南:不盯盘、不踩雷,靠这 3 点避开 90% 的坑》
《白话投资诗》
长期持有是根本,闲钱分成多几份
跌到低位慢慢买,涨上高位分批卖
分散买指数基金,省心省力少踩雷
涨跌平常心看待,别被情绪牵着走
七成低谷大胆进,翻倍高峰逐步收
$沪深300ETF(SH510300)$ $恒生医疗ETF(SH513060)$ $香港证券ETF(SH513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