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国旅文化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旅联合)公告拟收购“润田实业”100%股权的消息,让这家江西瓶装水企业再次站在聚光灯下。而近期网络上自称“润田前老板娘”的言论,也让大众对于“谁是润田”“润田是谁”产生迷惑误解。那么故事开始前,笔者先扒一扒“润田到底是谁”。
据知情人透露,1994年,江西商人林小湖在赣州创立“润田”品牌,并于1996年完成商标注册。1998年,民营企业江西丰源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丰源集团”)作为主要出资人成立了江西润田天然饮料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田天然”),并于同年收购了“润田”商标。而黄安根则是在2000年加入“润田天然”,并出任法人及公司董事长;2002年12月“丰源集团”退出,由上海瀚森实业有限公司及深圳腾百顺投资有限公司等接手。2003年广州市润田怡冠保健品有限公司作为出资人成立了江西润田饮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田饮料”)。而时间来到2007年,当时的“润田天然”已是“润田饮料”的主要股东,并于同年引进了联创国际、软银赛富作为“润田饮料”的投资人,分别于2008年、2010年将“润田”系列商标转让给了“润田饮料”。至此润田产品的生产销售商正式变为“润田饮料”。 2013年底,由于“润田饮料”发生债务危机,为了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保护江西本土品牌、保障职工利益,在黄安根及相关股东恳切邀请及政府协调下,我们大家今天所熟知的江西润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田实业”)于2014年10月11日应运而生。因此“润田天然”“润田饮料”及“润田实业”属于不同的法律主体。“润田实业”才是今天唯一合法的“润田”经营主体。
至此,“润田”的身份画卷已清晰明确。十年前,“润田饮料”因资金链断裂徘徊在破产边缘被重组;十年后,“润田实业”营收突破12亿元,净利润近1.8亿元,将并入上市公司,续写“文旅+消费”业态发展新篇章。
这场跨越十年的历程,始于一场彻底的资本重构。国资力量的介入,成为其中扭转乾坤的关键。笔者将着重剖开润田的历史故事,让外界第一次清晰地看到:2014 年的承债式重组如何为濒临破产的“润田饮料”按下“生死暂停键”,2016 年的国资入主又怎样为新生的“润田实业”注入生机,最终让这个曾一度濒临破产的民营水企重归主赛道,如今在国有资本的战略引领下,“润田”这一江西国民品牌在时代变革中已不断向前发展。
“江西省水”走向生死悬崖,重组新生后,黄安根彻底出局
在江西提起“润田”水,“滴滴润心田”深入人心。550ml 1元的“润田纯净水”稳稳占领本土市场。经过30多年的品牌深耕,它已占据全省近60%的市场份额,成为名副其实的“江西省水”。而追溯过往,2007年“润田饮料”获得软银赛富2亿元A轮融资,自此开启奔跑式扩张节奏。宜春明月山含硒矿泉水基地、碳酸饮料生产线、果汁与茶饮料等多品类项目密集上马,销售团队一度扩张至2000多人,但盲目扩张也很快受到反噬。多品类布局并未带来增量,反而持续消耗现金流。2013年,欠薪、欠经销商货款、资金链断裂等消息接连传出。2013年底,“润田饮料”已严重资不抵债,也无法通过自身力量“翻身”。
2014年初,面对“润田饮料”已经濒临破产的内忧外患,时任公司法人及实际经营管理者的黄安根及“润田饮料”全体股东向外部发出求助,以纾解公司所面临的巨额债务的危机。在此背景下,2014年8月,“润田实业”与“润田饮料”全体股东及黄安根、魏苗苗夫妇共同签署了重组协议,重组协议对于资产及债务等进行了严谨清晰的约定,总计承接债务合计超过约25亿元之巨。重组完成一年半,“润田实业”根据重组协议的约定履行了全部应承担的义务,同时也承接了相关的资产谱系,“润田”品牌也彻底变更为“润田实业”独有资产,不存在任何争议。
在这场重组中,“润田实业”承接的不仅有金融机构借款、个人民间借贷,更有关乎上千个供应商、承销商生死的货款、员工工资、国家税款等巨额债务,还有“润田饮料”2,000多名员工安身立命的工作岗位。两千余个岗位的存续,即两千多个家庭的灯火不灭,也是地方产业链上一处关键枢纽的脉动不息。“润田实业”新股东以勇气与担当,避免了一场潜在的债务雪崩与信任危机,守护了地方金融稳定与韧性。“润田” 品牌的重获生机,为后续混合所有制改革埋下伏笔,成为地方品牌涅槃重生的经典注脚。
分水岭:国资 51% 股权进场,“江西省水”涅槃重生
承债式重组只是止血,真正让润田起死回生的是国资的进入。
彼时,江西省旅游集团正推进“旅游 +”战略,计划通过 “2+6”业务布局构建“大消费、大健康”生态链,从自身战略及保护江西品牌的角度决定入局,依托旅游资源为“润田实业”发展赋能。
2016年 4 月,江旅集团通过旗下江西迈通健康饮品开发有限公司,以增资10.455亿元获得“润田实业”51%股权,成为控股股东;润田投资在原有2.5亿元出资基础上进一步增资7.545亿元,持股 49%。本次变更完成后,公司性质由民营企业变更为“国资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为润田实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国资入场后也带来了决策体系的彻底重构——从“拍脑袋”到“算细账”,从单一扩张到质量优先,为企业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基因。
“这一次增资方案的设计,既保证了‘润田实业’有充裕的资金偿还重组‘润田饮料’时承接的负债,又避免了民营股东借国资入股而离场,充分汇聚了国资股东和民营股东的合力为”润田实业“的发展助力,从源头守护国有资产安全。” 一位曾参与重组的财务专家在接受采访中解释。
润田实业:从全国化到将登上资本舞台的“十年蝶变”
国资入主后的十年,是润田实业从债务泥潭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十年。
在国资与民资的协同发力下,润田实业逐步走出困境,踏上高质量发展轨道,逐步扭亏为盈。相比“润田实业”成立之初,营业收入7亿多;2023 年至 2024 年,营业收入从 11.5 亿元攀升至 12.6 亿元,净利润从 1.47 亿元增长至 1.77 亿元,相比重组“润田饮料”初期,营收大幅增长,盈利能力稳步增强,财务数据清晰勾勒出这条上升曲线。
重组后的十年间,经营质量显著提升。品牌层面,“润田” 品牌成长为全国性知名品牌,多次斩获 “江西省著名商标”“江西十大消费品牌” 等荣誉;运营层面,构建起 “立足江西、辐射全国” 的市场格局,本土实现从城市到下沉市场的全域覆盖;产品层面,打造以 “润田翠” 天然矿泉水为核心的多元化产品体系,近年来推出柠檬汁蜂蜜水、无汽苏打水等新品,近期新推的电解质水因科学配比和健康属性成为市场亮点,满足不同消费场景需求。
这些变化支撑着润田实业的优质本源。2025年5月,国旅联合公告拟发行股份收购其100%股权,若交易完成,这家“江西省水”将迎来资本市场的全新起点。国旅联合与润田实业的携手给江西文旅的蓬勃发展打开了无限想象空间。当文旅的诗与远方,遇上消费的源头活水,“润田实业”正以扎实的步伐,借助资本市场赋能,迈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书写着价值增长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