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十大理由不支持大盘突破3674点!{最后几天冲刺了!}

年初观点是目标3550点,上一轮到达后一路震荡,蓄势后今日向上挑战3600点!
今日观点:十大理由不支持大盘突破3674点!
临近上午收盘,上证指数午前突破3600点整数关口,为2024年10月8日以来首次。银行、券 商带领大金R短线拉升!
周三{7月23日}大盘全天冲高回落,沪指勉强收涨,盘中站上3600点。盘面上,午后大金融推动指数并未吸引跟风后市场全线回落,雅江水电一字板筹码松动加剧,算力、医药抢夺但难阻大盘走弱。全天超4000股下跌,跌停个股开始增多。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0.01%报3582.3点,深证成指跌0.37%,创业板指跌0.01%。A股全天成交1.9万亿元,上日成交1.93万亿元。板块方面,雅江水电早盘即开始分化,午后掉队阵容进一步扩容,部分中后排个股掉队,水泥、特高压成为回撤重灾区。反内卷概念在期货冲高回落下走势一般,钢铁股相对独立。
大金融午前合力助指数突破,午后跟随指数回落。
下跌方面,海南板块走出标准“利 好落地”兑现走势,军G股陷入调整。

回顾近两天的行情基本上符合预期!市场已经突破强势如虹??
但是这种拧巴的行情着实让人难受,刺激飞的买不到,涨的都是辣J,手中很多根本不涨,可谓又是赚指数不赚钱!
AI+科技也不例外,没有被点燃热情!
7月20日观点:

本周一21日是本轮启动的21天,刚好突破了3555点,显然顺势。

今天来重点谈谈3600点之后的行情该怎么走?
讲重点:

虽然当前A股市场情绪积极,上证指数已逼近3613点点,距离3674点仅一步之遥,但综合市场动态与潜在风险,以下是不看好大盘能有效突破并站稳3674点的十大理由,结合政策、资金、技术及基本面多维度分析:
一、量能虚高与赚钱效应背离
-放量无普涨:近期单日成交额达1.9万亿,但涨跌个股比例接近1:1,中位数涨幅为负(-0.08%),超半数个股跑输指数,显示资金仅扎堆少数板块(如雅下水电站、中字头),结构性分化严重。
-涨停股集中度风XIAN**:112家涨停股中,80%集中于基建链,且50只个股连续两日涨停,短期情绪过热易引发兑现。
尽管指数创新G,但个股涨跌比例接近1:1(如7月22日2540家上涨 vs 2700家下跌),中位数涨幅为负(-0.08%)。集中于基 建、水 电等少数板块(雅下水电站概念占两市1/3成交额),多数题材股(如医 药、通 信)被抽血,呈现“指数牛,个股 熊”的特征。这种结构若持续,将削弱市场整体做 多动力。
- 二、权重虹吸效应压制市 场活力
-中Z头拉升抽血中小盘:Y行、基建等权重股午后急涨导致中小票集体回落,黄白线分化加剧,被动抱团避xian,而非健 康轮动。 当前1.9万亿成交额看似活跃,但实际是“拆东 墙补 西墙”
科技成长股持续失血:AI、通信算力等板块受基建“抽血”影响冲高回落,若主线热点退潮,市场缺乏新承接力。
**三、技术面超买与关键阻力压制
偏离均线过远:指数短期快速拉升,已大幅偏离5日均线,偏离度达近4个月峰值,技术性回调压力骤增。
3674点套牢盘Mi集**:该点位是2024年10月高点,叠加两年内多次冲击未果形成的“心理+筹 码”双压力位,解放套牢盘需持续放量(日均2万亿以上),当前量能难支撑。 过去曾经3500点曾三次受阻
四、题材炒作过热后分歧加剧
雅江概念退 潮:水电板块占两市成交三分之一,连续两日高潮后今日将进入淘汰赛,后排跟风股可能集体回调,引发情绪退潮。
-历 史经验警 示:2017年X安新区概念炒作后市场全面调整,当前基建独涨格局相似,若政C落地不及预期,板块崩塌将拖累指数。
五、经济数据验证期的不确定性**
复苏力度存疑:Q2等很多数据,若弱于预期,市场乐观逻辑将被证伪。
企业盈利承压:2025年盈利预 测虽上修,但消费、医药等行业ROE仍偏低,业绩底未明确前,估值修复空间受限。
六、外部扰动与政C博弈
M加息摇摆政。 “反内卷”强化措施(如光伏、地 产去产能),周期股行情难持续。
---
七、增量资金可持续性存YI?
北向波动加大:近期流入以对冲内资抛压为主,且港股估值更具吸引力(恒指PE仅9倍),分流效应渐显。
-公 募发行遇 冷**:2025年新基金募集规模同比下滑,存量博弈下,突破关键点位需更大规模增量。
八、市场TOU机氛围与制度缺陷**
-短线TOU机,当前市场快进快出,阻碍长 牛形成。内MU、量化漏洞等问题未根治。 减持、解jin等等。
“体感与盘面割裂”
九、时间周期与修复对称性不足
反弹时长不匹配:此前市场下跌周期长达8个月,而当前反弹仅4个月,时间对称性不足,普遍焦虑“踏空”,中期调整需求未充分释放。
-Q3窗口**:8-9月进入中报密集期,科技股高估值若无法被业绩消化,可能触发估值回调。
十、风格切换失败与主线缺失
-低位补涨不可持续:煤炭、钢铁等周期股上涨依赖“反内卷”博弈,缺乏长期成长逻辑,一旦落地即利 好出尽。
-科技与消费青黄不接:尚未形成新共识,AI、机器人等题材调整未结束,轮动断层易导致指数滞涨。
即便突破3674点,也可能如2017年雄安行情后陷入漫长调整。
“3674点突破需三大条件”:
日均成交稳于2 万亿以上,实现普涨而非分化;
数据(尤其是P PI、消 费)超预期验证;
科技与消费板块成功接力基建,形成新主线。
3674点可能成为阶段性顶部,引发技术回调。
这都是重点!
目前指数自最后一次没有上去到现在运行即将89日,或宣告结束行情!最后几天冲刺了!

大盘也不会太大幅暴跌,依然坚定AI+科技不变!
AI算法层和AI应用层,抓住当下业绩确定性较高的环节,又不错过未来AI应用星辰大海的想象空间。
写在最后:
只做提前猜测的走势,不做马后炮的复盘。
预判只是猜测,你高兴就好,对与错要看从哪个角度!
智者,善以他人为鉴,愚者,只以自己为鉴。没有人一出生就会走路,没有人一出生就会一曲高歌,阅历造就股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