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盘中,$国防ETF(SH512670)$十大权重股中航沈飞(600760)午后直线涨停,单日成交额突破40亿元,创历史新高。这一信号直接点燃国防板块做多热情,国防ETF(512670)大幅上涨2.99%,板块内多只成分股跟涨,国防ETF日内成交额环比增长超40%。
市场情绪转向明确的背景下,叠加中国船舶中报预增98.25%-119.49%的业绩催化,国防ETF的配置逻辑正从“事件驱动”向“业绩证实”切换。
一、中航沈飞涨停背后的产业逻辑
中航沈飞作为国防ETF第一大权重股(占比7.85%),其涨停是半年报行情驱动,也是资金开始配置国防军工大白马股的开始信号。根据中证国防指数成分股披露的合同负债数据,2025年一季度末,军工企业预收款项总额同比提升12.3%,创近三年新高。中航沈飞近期公告的某型隐身战机零部件订单交付周期缩短至9个月,较2024年同期提速30%,验证了主机厂产能爬坡加速的趋势。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关联方存款额度调整至500亿元,预示后续大额订单落地的可能性。
国防ETF(512670)大幅拉升的深层动因在于军工产业链的“确定性溢价”。2025年是“十四五”装备采购收官年,航空装备采购金额占军工总预算比例提升至38%,中航沈飞所在的战斗机产业链正处于产能释放周期。叠加近期珠海航展披露的六代机验证机进展,市场对主机厂盈利拐点的预期持续升温。
二、中报预增揭示行业盈利拐点
中国船舶的业绩预告释放关键信号:军工细分领域盈利弹性显著分化。作为海军装备龙头,其净利润高增源于高附加值舰艇交付量提升及成本管控优化。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军工船舶板块毛利率同比提升4.2个百分点,印证了“十四五”末期装备定价机制改革的成效。
这一趋势在国防ETF持仓中具象化:前十大权重股中,菲利华(石英材料)、睿创微纳(半导体)等上游企业一季度净利润增速均超30%,而主机厂合同负债科目余额环比增长8.7%。订单转化周期缩短背景下,中报业绩或成为板块估值重塑的催化剂。
(数据来源:iFinD,截止时间2025年7月17日)
三、政策与资金面的双重支撑
从政策维度看,《“十四五”国防科技工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装备智能化升级”与“军民协同创新”两大主线。国防ETF重仓的导弹弹药(12%)、卫星通信(9%)等细分领域,正是政策扶持的核心方向。近期美国削减国防预算的举措,进一步凸显我国军费开支的结构性增长空间——2025年装备采购经费占比或突破45%,直接利好国防ETF覆盖的航空装备、信息化等赛道。
资金面上,国防ETF近一月净流入超14亿元,机构持仓占比升至25.41%。北向资金连续三周增持中航光电(连接器龙头)、航天电子(精确制导)等成分股,反映长线资金对军工行业阿尔法的认可。当前国防ETF换手率维持在8%以下,显示筹码结构健康,适合中长期布局。
四、配置策略:把握三大时间窗口
(数据来源:iFinD,截止时间2025年7月17日)
国防ETF(512670)作为全市场费率最低(0.4%)的军工主题ETF,紧密跟踪中证国防指数,覆盖航空装备、导弹、卫星等高景气赛道。在订单放量与业绩释放的双重驱动下,板块或开启“戴维斯双击”行情。投资者可借道ETF分散个股风险,把握军工产业从“主题炒作”向“价值重估”的关键转折。
国防关联个股:中航沈飞、中航光电、航发动力、中航西飞、中航机载、航天电子、菲利华、海格通信、中航成飞、睿创微纳。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相关基金:$国防ETF(SH512670)$
风险提示:本材料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外部报告资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对任何产品未来收益的任何保证,不代表对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投资组合、投资回报及经营业绩等的任何承诺和预期。未来的投资可能会因外部经济状况变化(如利率、市场趋势和不同投资组合中的不同商业环境以及使用不同的投资策略)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投资者不应以该材料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信息做出决策。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