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6 07:03:01 东方财富iPhone版 发布于 山东
转发
发表于 2025-07-16 06:35:32 发布于 广东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这几年银行不断降息,房贷利率一降再降,大家排队还房贷,贷款规模收缩,不良上升,按理说银行效益肯定好不了,股价早就该跌了。

可实际上银行股却一路高歌猛进,不断在创历史新高,过去一年半涨了50%,两年半几乎翻倍,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认为,如果能看懂这轮银行上涨的逻辑,基本上就能理解我们大A的本质,看懂l大A本质,想亏钱都难。

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银行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你以为银行降息是在让利、在亏损?但其实,这些损失早就通过资本市场赚回来了。

因为,银行通过降低利率释放流动性,把资金注入市场,然后再借助资本市场的运作完成闭环,钱就这么绕了一圈又回到了银行的口袋里。

这样做,好处很多,我总结了四点:

第一,可以稳定指数。银行市值占大A15%的权重,工商银行涨10个点,都能让上证指数涨1个点,银行就像定海神针。从4月到现在,硬是把指数拉到了3500点,基本就是银行的功劳,这控盘能力实在太强了。

第二,他能保障金融安全。银行的主力是国家队、险资、社保基金,拉银行可以让这些资金赚钱,缓解社保资金压力和维持保险收益的稳定,从而守住国家金融基本盘的安全。

第三,目前经济基本面并没有明显好转,如果4月初,资金去拉科技中小盘,这些上市公司业绩跟不上的话,估值被炒高后,很容易崩掉,而拉银行就稳妥多了。所以现在虽然指数比较高,但有银行稳住,风险不会太大,因为银行不可能出现A杀,背后的资金是有使命和格局的,他们跟一般主力完全不一样,所以不用担心。同时,现在大多数科技股都还在低位,下跌空间有限,上涨却充满想象空间,这种预期也让中小盘指数相对安全。所以这时候指数应该是安全的。

上五银行股高位放巨量下跌,说明银行开始回调了,很多人担心指数会崩。我认为不用太担心,不太可能大幅调整,这过程应该会比较理性和温和,因为前面讲了,银行的主力资金是有目的和使命的。如果大幅调整,必然会带崩指数,这是上面不愿看到的。

我预计,接下来大概率会在高位持续震荡,银行跌,科技涨,银行涨,科技跌,而科技不可能普涨,会在各个版块之间轮动,因为市场资金量能还不足以支撑科技普涨,时间上也还没到。

所以,接下来,高位银行资金会逐步切换到科技,逐步完成对科技的布局。这过程会比较久,会不断轮动反复。等大资金布局完成,再配合半年业绩明牌,基本面好转,美联储降息,国内政策预期提高等一系列利好,那时再开启真正科技狂欢的赚钱行情。

所以,接下来这段时间:建议只低吸,不追高,短线的提前埋伏,迟早会轮动到的,像昨天的机器人大涨,今天就熄火了,今天的软件异动,明天估计有轮到其他板块了,所以千万不要追高。对中长线来说,目前这个阶段是绝佳的布局机会,看好的板块可以各选一两只核心股,逢低介入,大跌更是好机会。

说到底,银行股这轮上涨就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咱们中国特色资本市场的生动写照。

我们要知道,其实我们完全有能力引导市场走向的,关键看什么时候需要。

所以在大A,不懂政治很难做好股票,只有看懂了政策走向,高层意图,你才能用上帝视角看透大A的本质,把握大波段行情。

看透本质就会更加坚定这轮牛市,看透本质就知道发动牛市从来不是让大家赚钱,而是出于某种国家需要,实现了国家需要,我们老百姓日子才能过得好,资本市场从来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同时,看透这个本质,我们才能清醒破局,才不至于成为被收割的韭菜,反而能顺势实现逆袭。

所以,大家可以多花时间研究宏观经济,政策方向,高层意志等,这比天天琢磨短线技术要靠谱。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