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4日,永辉超市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2025年H1,公司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8.3亿元。
关于亏损原因,永辉超市方面解释称,公司于2025年上半年共调改开业93家门店(截至 2025年6月30日调改门店总数达 124 家),关闭227家长期亏损的门店。同时,对商品供应链进行了改革,完成了大量供应商和商品的升级汰换。以上因素对公司报告期内的营收和利润带来较大影响,导致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4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永辉超市的营业数据并不乐观。近四个完整财年,永辉超市已经累积亏损95亿元。今年上半年,永辉超市更是转盈为亏。如此,从2024年后半年开启的胖东来调改,能否真正推动永辉超市业绩的回升,或仍未有明确信号。
01
二季度拉低企业利润

分季度来看,今年二季度成为永辉超市的业绩转折点。
财报数据显示,一季度永辉超市营业收入为174.7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9.32%。归母净利1.47亿元,扣非净利1.37亿元。综合半年报预告,可推断出永辉超市第二季度业绩出现大幅滑落。预计今年第二季度永辉超市归母净利亏损约3.87亿元,扣非净利亏损约9.67亿元。
从永辉超市的回应来看,盈利走低与其当下调改战略相关联。
永辉超市在公告中表示,公司于2024年下半年开启整体战略与经营的深度转型工作。2025年是公司转型的深水期和持续阵痛期,2025年上半年,公司于报告期内共调改开业93家门店(截至2025年6月30日调改门店总数达124家)。门店调改需经历歇业装修、新设备投入、旧资产报废、重开业支出、人员技能爬坡等大量必要过程。其次,公司于报告期内共关闭227家长期亏损的门店。闭店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租赁赔偿、人员赔偿、商品出清和资产报废等成本费用。以上多重因素都对公司于报告期内的营收和利润带来了较大程度的短期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第二季度,永辉超市的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之间存在近6个亿的差额。
分析人士表示,上述数值差异存在多种可能,一种可能是永辉超市的“胖东来模式”调改带来盈利有限;另一种可能或是永辉超市原先产业模式正在加速被淘汰。
02
调改继续
成效待检

当下来看,在第二季度亏损环比拉大的背景下,永辉超市的调改战略仍在继续。
2025年6月13日,永辉胖东来模式调改完成全国100店;6月24日,永辉宣布,“每天开一家调改店”,预计在2025年9月30日前,完成全国200店的调改目标;到2026年,完成全部门店的调改。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16日,永辉超市开业门店数量为773家,较2023年末减少227家。今年H1,永辉超市公司透露其于报告期内共关闭227家长期亏损的门店。可以推测永辉超市目前门店数在500家左右。
调改成效上,有媒体报道曾表示,2024年6月,永辉超市“胖改”首店——郑州信万广场店开店,该店恢复营业首日销售额是调改前平均日销的13.9倍,客流是调改前日均客流的5.3倍。此后,经过调改的永辉超市在开业初期,总能一度成为当地的热点话题。
不过,调改后的永辉超市的长久盈利能力,目前并未在财报中得到体现。
此外,财报数据显示,不断投入的永辉超市,其财务压力日趋显著。如其在2024年的资产负债率已达89.9%,处于行业较高水平,持续的投入和亏损将考验其资金状况。这亦或为永辉超市未来的发展增添不确定性。
如此来看,永辉超市尽管因“胖改”被频频推上,但不可置否其已然进入“改革深水期”。接下来,永辉超市需要面对的将是品牌生与死的抉择。其经营能否进入正向循环,我们将持续关注。
(来源:中食财经的财富号 2025-07-15 21:58) [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