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Meta创始人兼CEO马克·扎克伯格通过内部备忘录正式宣布成立“超级智能实验室”。更引人注目的是,这支由11位顶尖AI专家组成的核心团队中,有8位是中国留学生,堪称全球AI研发领域的“中国学霸天团”。
近期,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宣称:“全球50%的AI研究人员来自中国……美国的每一家AI实验室无一例外都有许多优秀的中国研究人员。”
如今,中国人才正在全球AI领域扮演越来越关键的角色。
本期《对话》节目邀请到了今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选出的“35岁科技创新35人”上榜者,他们分别是:
赵行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星海图首席科学家
戴国浩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无问芯穹联合创始人
钟翰森上海奇算光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科学家
他们在现场不仅展示了最新的科研成果,更是揭开了青年科学家的日常与内心。
硬核展示
钟翰森上海奇算光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科学家
光子芯片
钟翰森在现场展示前期的测试样片并解释优势:“光子芯片最大的优势,其实就是它超高的速度与超低的能耗,这两点本身也是当下整个人工智能的算力时代非常需求的两大特点。它是40纳米或者更高的一个制程,相当于是成熟制程,可以达到当下GPU最先进的算力水平。这可能也是中国的整个芯片行业一个新的换道超车的途径。”
戴国浩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无问芯穹联合创始人
算力革命
“我的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和电路的交叉,通过这样一种交叉的方式,让算力的成本降到足够低。”戴国浩在现场用两台电脑PK解高考数学题,搭载其技术的电脑速度明显快很多。他解释其深远意义:“3倍的时间差,40%的功耗和40%的内存。让一度电生产的智能成本下降,未来让大家都用得起人工智能,这才是我最想做的事情。”
赵行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星海图首席科学家
具身智能
赵行在现场展示机器人给主持人递水。赵行阐述设计理念:“从作业角度,我们觉得轮式更有优势。轮式机器人在平坦的地面上的移动能力、移动速度以及安全性都会高于足式机器人。我们要打造的机器人不仅要能动,它更需要去理解环境,知道自己该解决什么样的任务,给出合理的规划。我们未来的目标是:打通从机器人的供应链、硬件整机、数据采集、模型训练,最后到应用的整个链条。”
“我们不算天赋型选手”
当被主持人陈伟鸿问及“你们觉得自己是天赋型选手的请举手”时,现场竟无一人举手。
保送清华的戴国浩坦诚分享经历:“我们宿舍当时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高考状元、竞赛第一名。我宿舍斜对面的那张床住了当年全球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获得者。” 在他看来,身边总有更优秀的人。
初中自学微积分的赵行直言:“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很多有天赋还特别努力的人。例如我读书时候的偶像是陶哲轩教授,7岁学微积分,24岁就当上了正教授,比我们有天赋得多。所以我们很难自称自己是最有天赋。”
通过物理竞赛去中科大的钟翰森则认为:“天赋和努力肯定在这其中或多或少要有一些,但是在我看来更多的还是因为一些机遇,选择一个合适的方向,持续在这个方向做出一些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