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将在7月下旬在上海拉开帷幕。
《中国经营报》记者日前从首届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主办方了解到,首届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将于7月23日—26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本届展会面积达到6万平方米,参展商数量近300家,并且将举行30多场论坛活动,预计将吸引超5万人参观。同时,将有19件全球首发、25件全国首发产品在本届展会上亮相。
本届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关注低空企业发展需求和应用场景落地,重点展示低空基础设施、制造与配套服务等产业链,低空交通运输、城乡管理、商业融合应用、个人消费等应用链。
具体来看,在生态建设方面,展期将举办30余场国际级、全国性活动,集聚低空发展所需的金融、人才、技术、标准、政策等生态要素,为低空经济发展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软环境”。
在场景落地方面,展出涵盖公共安全、消防应急、航拍测绘、农林植保、集群表演等众多场景的低空产品和解决方案,集中展现低空经济这一新质生产力如何推动城乡治理现代化,赋能千行百业提质创新。
低空赛事层面,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与中国航空运动协会主办的“2025全国航空航天模型(室内项目)锦标赛暨中国无人机足球国家队选拔赛”是全国无人机室内项目高水平的赛事。无人机爱好者可以在超2万平方米的比赛现场,观看无人机操控高手的对决,感受科技与竞技的完美结合。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其当前发展的核心需求为‘产业、生态、场景’。低空经济产业是根基,生态支撑起环境,场景拉动需求。”主办方方面表示,通过展览、论坛、赛事、演示、商务对接等多种形式,深度剖析产业趋势、完善生态要素配置、加速场景落地实践,搭建起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平台,为低空经济注入强劲发展动能。
以低空经济中的eVTOL为例,国信证券相关研报分析认为,从未来大规模商业化的潜力来看,测算中期存量国内旅游观光场景、通勤场景可分别带来2.4万架和8.5万架的eVTOL需求,整机存量销售市场规模超2500亿元。
记者注意到,此前上海市发布了《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其中明确,到2027年,建立低空新型航空器研发设计、总装制造、适航检测、商业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打造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创新高地、商业应用高地和运营服务高地,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以上,在全球低空经济创新发展中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