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直接拉高,则有可能大机构全部收进,逐步拉高,长期缓慢筑顶。
国内最大的新能源企业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电新能”)登陆A股进入倒计时。
7月8日,华电新能公布网下初步配售结果及网上中签结果。按3.18元/股的发行价计算,华电新能此次IPO预计募集资金约158.01亿元,若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其最高募集资金总额可达181.71亿元,将成为今年以来A股最大IPO项目。
华电新能是央企中国华电集团旗下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业务最终整合的唯一平台,公司此次IPO募集资金将全部投入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
进入2025年,随着A股IPO逐步恢复常态化,新能源央企同样加速奔赴资本市场。华润集团旗下的华润新能源与南方电网旗下的南网数字均已递交招股书。
募投项目总投资额超800亿元
华电新能7月10日发布的公告披露,公司发行价为3.18元/股,超额配售选择权全额行使后的发行股数为57.14亿股。
根据Wind数据统计,华电新能是今年以来发行股票数量最多的新股,也是自2020年以来A股发行股票数量排名第四的新股,仅次于中国电信、三峡能源、京沪高铁。回拨机制启动后,华电新能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约为0.56%。
华电新能此次IPO计划募资180亿元,将全部投入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包括风光大基地项目、就地消纳负荷中心项目、新型电力系统协同发展项目、绿色生态文明协同发展项目。这些募投项目拟开发建设的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项目总投资金额804.46亿元,装机容量1516.55万千瓦。
此次上市前,中国华电通过华电福瑞控制华电新能52.40%股权,通过华电国际控制公司31.03%股权,合计控制公司83.43%股权,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作为中国华电集团旗下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业务最终整合的唯一平台,华电新能的业务布局基本全面覆盖了新能源几乎所有类型项目(集中式、大基地、海上风电、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光伏领跑者、农林渔光互补复合项目等),同时是国内仅有的数家拥有核电参股权的公司之一,主要资产遍布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风力发电业务是华电新能主要的收入来源,过去数年间每年为华电新能贡献约70%至80%的营收,太阳能发电业务是公司第二大收入来源,营收占比在20%至30%。随着华电新能太阳能发电业务板块期末装机容量不断上升,该业务各年度收入规模亦呈现上升趋势。
“从行业上看,以五大发电集团(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华电和国家电投)为代表的大型发电集团是新能源发电行业的主力。”华电新能招股书显示,国家近年来出台各类政策措施以支持新能源行业的健康发展,各类资本快速入场,极大推进了我国新能源发电行业的多元化发展。在新能源发电领域,经过多年的并购、自建,五大发电集团仍是第一梯队的主力军,占据市场龙头地位,拥有40%左右市场份额。
新能源央企上市提速
华电新能的上市之路曾遭遇近两年的停滞。
2023年3月,华电新能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请获得受理,三个月后过会。但在2023年下半年,政策环境生变。
2023年8月27日,证监会发布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提出充分考虑当前市场形势,完善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机制,围绕合理把握IPO、再融资节奏,根据近期市场情况,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
2024年4月,中国资本市场时隔十年迎来新“国九条”——《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以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作用。
进入2025年,A股IPO逐步恢复常态化,新能源央企同样加速奔赴资本市场。
3月,华润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华润新能源”)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请获得受理。公司计划募资245亿元,投入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这些募投项目的拟投资总额为404.22亿元。
华润新能源为华润电力控制的企业中投资、开发、运营和管理风力、太阳能发电站的唯一平台,实际控制人为中国华润有限公司。
6月,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南网数字”)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申请获得受理,计划募资25.5446亿元,募集资金将全部投向公司主业,主要集中于先进产品、前沿技术研发领域。
南网数字为央企南方电网集团旗下子公司,聚焦数字电网领域,主要业务是为电力能源等行业客户提供数字化建设综合解决方案。
对于能源领域的央企而言,随着能源结构转型的推进,将更有发展潜力的新能源子公司分拆上市,无疑有机会获得更高的估值。
统计数据显示,7月11日煤炭板块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中位数为8.28倍,而华电新能在超额配售选择权全额行使后的发行市盈率达到了15.5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