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稀土永磁材料概览
稀土永磁材料是指以稀土(钕、镨、钐等)与过渡金属(铁、钴等)为基础,经加工制成的合金永磁材料。
(1)作用:提供稳定磁场,在各类设备中实现能量转换(电→磁→机械能),并实现设备小型化与轻量化。
(2)特点:高剩磁、高矫顽力、高磁能积,磁性能远超传统永磁材料。
(3)品类:第一/二代为钐钴,第三代为钕铁硼。

二. 稀土永磁材料分类
2.1 钕铁硼
(1)结构:Nd₂Fe₁₄B;钕/铁/硼为核心,添加镨/镝/铽改善性能。
(2)特点:磁能积最高、成本相对较低(铁占比高)、应用最广,但耐腐蚀性较弱,需表面镀层防护。
(3)应用:电动汽车驱动电机、风力发电机、手机振动马达、耳机扬声器、工业伺服电机、核磁共振设备、机器人关节电机。
(4)细分:烧结钕铁硼(主流,性能稳定)、粘结钕铁硼(可复杂成型)、热压钕铁硼(致密度更高)。
2.2 钐钴
(1)结构:第一代为SmCo₅、第二代为Sm₂Co₁₇。
(2)特点:高温稳定性、耐腐蚀性更优,但磁能积较低、成本更高(钐、钴均为稀缺金属)。
(3)应用:航空航天(电机、传感器)、高温工业设备(石油钻井设备、冶金设备)、军工(导弹、雷达)。
三. 国内供应格局
3.1 上游稀土
我国稀土资源全球储量占比48%,年产量占比超过60%;开采、冶炼、分离、提纯技术全球领先。
供给端方面,国内稀土产业整合持续推进,并采用总量指标控制,市场格局高度集中:
(1)轻稀土:北方稀土(全球龙头)、包钢股份(持有白云鄂博矿49%股权)
(2)中重稀土:中国稀土(全球龙头)、盛和资源(跨国布局,参股美国MP8%股份)、广东稀土(广晟有色)、厦门钨业(钨与稀土双主业)。
3.2 中游永磁材料
(1)钕铁硼年产能排名:中科三环(2.5万吨)、金力永磁(2.3万吨)、正海磁材(2.1万吨)、宁波韵升(2.1万吨)、英洛华(1.3万吨)、中科磁业(1.2万吨)。
(2)钐钴年产能排名:银河磁体(2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