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大盘在银行股的带动之下再度站上了3500点。从行情来看,可以说在经过了第二季度的震荡调整之后,A股再度进入了上行阶段。随着前期利空充分释放以及赚钱效应的增强,市场风险偏好后续有望进一步回暖,推动行情持续上行。不过在大盘站上3500点之后,不少板块以及个股的估值已经偏高,后续结构性轮动或将延续,那么接下来的投资机遇会出现在哪个板块,又应如何把握呢?
不可否认,银行股在大盘突破3500点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四大行也同样创出了历史新高。不过尽管从长期来看银行股仍有不小的上涨空间,中短期来看银行板块已经处于较高位置,中证银行指数的市盈率已经达到了近三年以来的最高位置,当下入场银行板块可能并不“便宜“。反观经过了一个季度休整的人工智能,半导体等科技板块,目前已经进入了左侧布局区域,上涨潜力巨大。
从行情上来看,以科创芯片指数为例,可以看到这几天指数并没有出现跟随大盘作向上突破的动作,反倒延续其原有形态继续在1620-1720点之间作窄幅震荡。可能是由于近期银行股表现强势,而虹吸效应之下导致芯片板块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后续芯片板块不会出现行情。
首先,随着指数运行至震荡区间底部,卖盘力量逐渐枯竭而反弹预期增强之下买盘有望持续进场,其次1620附近是今年以来的相对低位,能够起到较强的支撑作用,这一点位附近的反弹预期较强,最后芯片板块一向都是以高弹性著称,那么在当下市场情绪回暖的背景之下资金风险偏好回升,或将推动指数向上突破震荡区间去挑战前高位置。这样看来,科创芯片属于“下有底“,向上反弹空间较大的板块,当下逢低做多的赔率和胜率都还不错。
从历史行情来看,在上涨行情中,科创芯片指数也具有更高的弹性。回复2020年至今的三轮底部反弹行情中,科创芯片指数领跑沪深300以及一众主流芯片指数,锐度更高。例如在2024年2月至10月,科创芯片便以71.46%的涨幅位列前列,大幅跑赢了中证全指半导体,国证芯片以及沪深300指数,弹性优势显著。
数据来源:iFinD,截至日期:2020-2024
那么从产业端的视角来看,芯片半导体板块有望在AI浪潮以及国产替代的共振之下持续回暖。在人工智能方面,根据Gartner预测,2025年全球生成式AI支出将达6440亿美元,其中80%集中于AI服务器、智能手机、PC等硬件领域。尽管地缘政治挑战仍在,但以Deepseek为代表的本土AI企业强势崛起,拉开了新一轮科技竞赛,推动国内对先进制程晶圆厂扩产的需求。据浙商证券分析,基于自主可控需求,未来大陆先进晶圆厂扩张及设备销售有望持续受益。
从政策端来看,国家大基金三期重点支持设备与零部件国产替代,北京、上海等多地政府成立专项基金,配套税收优惠与人才政策,助力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2024年,晶圆厂国产设备平均验证周期从24个月缩短至14个月,本土设备商份额从2020年的7%提升至2024年的19%,逐步替代应用材料、东京电子等海外厂商产品,国产替代已成大势所趋。
站在当前时点,以科创芯片为代表的科技板块,在经历一季度休整后,正迎来政策支持、产业升级与市场情绪回暖的多重催化。想要把握科创芯片左侧布局机遇的朋友们不妨看看科创芯片ETF(588920) 认购代码:588923。估计是最近行情转暖资金快速流入,所以提前结募了,今天就是最后一天,可以跟随大资金一同布局。
(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相关基金:
科创芯片ETF指数(认购代码:588923)
风险提示:本材料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外部报告资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对任何产品未来收益的任何保证,不代表对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投资组合、投资回报及经营业绩等的任何承诺和预期。未来的投资可能会因外部经济状况变化(如利率、市场趋势和不同投资组合中的不同商业环境以及使用不同的投资策略)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投资者不应以该材料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信息做出决策。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