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07 19:59:13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海南

炒股不要害怕大阳线,只是要谨防大阳线后的回调。越是小阴小阳,股价越难有起色。低位启动的大阳线,多一份耐心;高位的大阳线,多一份谨慎,先搞清楚位置,恐惧就会少一半。

发表于 2025-07-06 12:39:39 发布于 海南

“市场永远是对的,臆测永远是错的”——这句话戳中了无数投资者亏钱的核心原因。很多人总爱用“时间周期”“历史规律”给自己找心理安慰,比如“跌了3个月该反弹了”“横盘久了必突破”,但市场从来不管“应该怎样”,只认资金当下的真实选择。分享几个更落地的思路,帮你彻底告别“主观臆测”:

 

一、为什么“时间周期臆测”总是打脸?本质是混淆了“概率”和“必然性”

 

- 案例1:有人用“斐波那契时间周期”预测大盘在第21个交易日变盘,结果当天市场平淡无奇,反而在第23天突然暴跌——因为时间周期本质是统计历史数据的概率,而市场情绪(如突发利空、资金撤离)才是触发变盘的核心变量。

- 案例2:某只股票连续调整5个月,有人觉得“跌够久了该涨了”,结果第六个月继续暴跌——因为下跌的本质是资金持续卖出,只要恐慌情绪没结束,时间长短根本不重要(比如2022年美股成长股跌了一整年)。

 

二、“涨跌家数+量能”如何精准刻画市场真实情绪?看这3个维度

 

1. 涨跌家数:判断“情绪扩散范围”

 

- 极端案例:指数微红,但下跌家数超3500家(如“指数牛市,个股熊市”),说明资金在抱团少数权重股,多数个股被抛弃,市场情绪其实很弱;反之,指数小跌,但上涨家数超2500家,说明资金在调仓小盘股,情绪可能在回暖。

- 动态跟踪:连续3天上涨家数从1000→2000→3000家,说明情绪在逐步升温;若从3000→1500→800家,说明情绪在退潮,这比“猜第几天回调”更直观。

 

2. 量能:判断“情绪强度真假”

 

- 真强势 vs 假突破:某板块突然放量大涨(量能创3个月新高),是资金真金白银进场;若缩量上涨(量能低于均量),可能是存量资金博弈,情绪虚热,容易冲高回落。

- 恐慌 vs 企稳:下跌时放量(抛压真实释放),之后缩量止跌(恐慌盘出尽),才是情绪企稳的信号;若下跌持续缩量,说明资金“躺平”,情绪仍在低迷期。

 

3. 两者联动:捕捉情绪拐点的“黄金信号”

 

- 情绪见底信号:连续缩量阴跌后,某天突然放量(成交额环比+50%),且上涨家数从500家跃升至2000家,说明抄底资金入场,情绪可能反转;

- 情绪见顶信号:连续放量上涨后,某天指数收涨但上涨家数减少(如从3000→1800家),且量能持平或缩小,说明资金在“拉高出货”,情绪即将转弱。

 

三、破除“臆测惯性”的实操训练:用“数据表格”代替“大脑判断”

 

很多人爱臆测,本质是懒得看数据,习惯用“感觉”做决策。建议每天花5分钟做两件事:

 

1. 记录数据表格:

日期 上证指数涨跌幅 上涨家数 下跌家数 两市成交额 涨停家数 跌停家数 

7月6日 +0.3% 2200 2500 8000亿 50 10 

持续记录1个月后,你会发现:情绪拐点出现时,表格数据会先于“感觉”给出信号。       

2. 反直觉训练:当你想“这只票跌了3天该反弹了”时,强制自己先看3个数据:

- 它所属板块的涨跌家数:板块内80%个股都在跌,它凭什么反弹?

- 它的量能:下跌时是放量还是缩量?放量说明抛压大,缩量说明没人买;

- 市场整体情绪:全市场下跌家数超3000家时,个股逆势反弹的概率不足20%。

 

四、终极认知:市场从来不是“理性机器”,而是“情绪投票器”

 

很多人信奉“价值投资”“技术分析”,但忽略了一个真相:即使公司基本面再好、技术形态再完美,只要资金情绪崩了,股价就能跌穿地板(如2023年某新能源龙头业绩超预期却跌停,只因板块情绪恐慌)。

 

记住:市场的“对”,不是“理性的对”,而是“资金共识的对”。当90%的资金都在抛售时,你的“估值底”“技术支撑”一文不值;当资金疯狂抱团时,再高的“泡沫”也能继续膨胀。

 

所以,放弃“预测市场”的执念,把自己变成“市场情绪的记录仪”——涨跌家数在告诉你“多少资金在赚钱/亏钱”,量能在告诉你“资金交易的情绪有多激烈”。跟着这两个信号走,虽不能保证每次买在最低点,但至少能避开90%的“主观臆测陷阱”。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